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

北京市移动政务服务应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3页
    1.1 研究背景第9-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3 文章内容第12-13页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第13-23页
    2.1 电子政务的内涵第13-15页
    2.2 移动政务的内涵第15-19页
        2.2.1 移动政务的内涵第15页
        2.2.2 移动政务发展的因素第15-16页
        2.2.3 移动政务影响因素第16-18页
        2.2.4 移动政务应用分类第18-19页
    2.3 电子政务与移动政务的关系第19-21页
    2.4 移动政务相关理论第21-23页
        2.4.1 国外移动政务研究现状第21页
        2.4.2 国内移动政务研究现状第21-23页
第3章 北京移动政务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第23-32页
    3.1 北京市移动政务发展现状第23-29页
        3.1.1“医患互动平台”应用第23-25页
        3.1.2“市民主页”个性化移动政务应用第25-28页
        3.1.3“北京实时公交APP”应用第28-29页
    3.2 北京市移动政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第29-32页
        3.2.1 服务型移动政务尚未深入建设理念第29-30页
        3.2.2 政府部门政务系统的“各自为营”问题第30页
        3.2.3 移动政务的创造性内容匮乏第30-31页
        3.2.4 移动政务人才的匮乏第31页
        3.2.5 信息安全问题第31-32页
第4章 国内外移动政务建设的经验与启示第32-41页
    4.1 国内外发展现状概述第32-34页
        4.1.1 国外移动政务发展现状第32-33页
        4.1.2 移动政务在国内的发展现状第33-34页
    4.2 新加坡移动政务在政府公共服务中的应用第34-36页
    4.3 瑞典电子政务建设第36-38页
    4.4 爱沙尼亚移动政务第38-41页
第5章 对北京市移动政务服务的对策建议第41-45页
    5.1 加强移动政务的服务主导的观念第41-42页
    5.2 强化北京市移动政务服务创新管理模式第42页
    5.3 增强创新北京市移动政务服务的内容第42-43页
    5.4 加大公务人员培训力度,提高综合素质第43页
    5.5 引导公民广泛使用移动政务应用第43-44页
    5.6 增强移动政务的信息安全和加强平台建设维护程度第44-45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Banach空间中拟线性广义逆扰动及线性包含约束极值解
下一篇:分裂的Hom型李(超)代数的单性与两类李代数上的可积系及其Hamilton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