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各种汽车论文--各种能源汽车论文--电动汽车论文

面向电动汽车续驶里程估计的电池剩余放电能量预测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引言第17-39页
    1.1 课题背景与选题意义第17-28页
        1.1.1 电动汽车第17-19页
        1.1.2 锂离子电池及车用动力电池系统第19-23页
        1.1.3 电动汽车续驶里程问题第23-26页
        1.1.4 课题的提出第26-28页
    1.2 与本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28-37页
        1.2.1 锂离子电池模型与SOC估计方法研究现状第28-31页
        1.2.2 锂离子电池温度模型研究现状第31-34页
        1.2.3 电池剩余放电能量计算方法研究现状第34-35页
        1.2.4 电动汽车续驶里程估计方法研究现状第35-37页
    1.3 主要的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第37-39页
第2章 全SOC范围内精确的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机理等效电路模型研究第39-73页
    2.1 本章引言第39-40页
    2.2 基于机理模型的锂离子电池工作过程分析第40-48页
        2.2.1 锂离子电池工作过程分析与机理模型简化第40-44页
        2.2.2 等效电路模型误差来源分析第44-48页
    2.3 基于电池电化学机理的等效电路模型(EECM)第48-50页
    2.4 实验过程与模型参数辨识第50-56页
    2.5 动态工况下的模型效果验证第56-65页
        2.5.1 恒流间歇工况下的电池模型效果验证第56-62页
        2.5.2 DST动态工况下的电池模型效果验证第62-65页
    2.6 基于电化学机理等效电路模型(EECM)的SOC实时估计第65-71页
        2.6.1 基于EECM和扩展卡尔曼滤波的电池SOC实时估计过程第65-69页
        2.6.2 基于EECM模型的SOC估计效果第69-71页
    2.7 本章小结第71-73页
第3章 面向实车应用的锂离子电池温度预测模型研究第73-87页
    3.1 本章引言第73页
    3.2 锂离子电池产热成分分析第73-75页
    3.3 不同影响因素下的电池产热参数分析第75-79页
        3.3.1 电池焦耳产热参数及影响因素分析第75-76页
        3.3.2 电池反应产热参数及影响因素分析第76-79页
    3.4 不同工况下的电池产热量与产热比率分析第79-82页
        3.4.1 电流工况固定时的电池产热分析第79-81页
        3.4.2 温度固定时的电池产热分析第81-82页
    3.5 锂离子电池温度变化预测方法第82-86页
        3.5.1 锂离子电池传热过程分析与热参数辨识第82-84页
        3.5.2 锂离子电池温度变化预测结果分析第84-86页
    3.6 本章小结第86-87页
第4章 基于预测-自适应的锂离子电池剩余放电能量预测方法研究第87-118页
    4.1 本章引言第87-88页
    4.2 锂离子电池剩余放电能量分析第88-90页
    4.3 基于预测理论的锂离子电池剩余放电能量预测方法第90-100页
        4.3.1 锂离子电池剩余放电能量预测过程第90-95页
        4.3.2 基于不同的模型参数更新过程的剩余放电能量预测方法比较第95-100页
    4.4 实验过程第100-101页
    4.5 动态工况下的电池剩余放电能量预测效果验证第101-112页
        4.5.1 剩余放电能量预测方法初始参数设定第101-102页
        4.5.2 DST动态工况下的电池剩余放电能量预测效果第102-108页
        4.5.3 FUDS动态工况下的电池剩余放电能量预测效果第108-112页
    4.6 电池剩余放电能量预测与SOC估计的关系讨论第112-116页
        4.6.1 基于SOC实时估计结果的电池剩余放电能量预测第112-114页
        4.6.2 基于等效SOC误差的剩余放电能量预测方法精度评价第114-116页
    4.7 本章小结第116-118页
第5章 电动汽车续驶里程估计研究与实车验证第118-146页
    5.1 本章引言第118页
    5.2 电动汽车续驶里程估计算法要求第118-122页
        5.2.1 电动汽车续驶里程估计精度评价方法第118-120页
        5.2.2 考虑用户感受的续驶里程估计过程第120-122页
    5.3 电动汽车续驶里程估计模型开发第122-129页
        5.3.1 电池剩余放电能量预测模块第123-124页
        5.3.2 车辆能耗计算模块第124-127页
        5.3.3 电动汽车续驶里程计算模块第127-128页
        5.3.4 电动汽车续驶里程模型开发环境第128-129页
    5.4 电动汽车续驶里程估计的试验设计第129-132页
    5.5 电动汽车续驶里程实车估计效果第132-141页
        5.5.1 不同温度下NEDC标准测试工况的续驶里程估计效果第133-135页
        5.5.2 北京市典型工况组合测试的续驶里程估计结果第135-139页
        5.5.3 实际道路工况下的续驶里程估计结果第139-141页
    5.6 电动汽车续驶里程估计结果分析与模型改进方向第141-145页
    5.7 本章小结第145-146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146-150页
    6.1 论文工作总结第146-148页
    6.2 展望与建议第148-150页
参考文献第150-162页
致谢第162-164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64-166页

论文共1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半导体纳米线的传感器研究
下一篇:招商证券经纪业务竞争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