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海洋学论文--海洋基础科学论文--海洋水文学论文--海洋动力学论文--潮汐论文

风暴洪水复合情景模拟方法构建与实证研究--以上海地区为例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1页
1 绪论第17-29页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7-1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9-24页
        1.2.1 风暴洪水台风情景的研究第19-20页
        1.2.2 风暴洪水情景构建研究第20-22页
        1.2.3 风暴洪水危险性模拟方法研究第22-24页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第24-26页
        1.3.1 研究目标第24页
        1.3.2 研究内容第24-26页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创新点第26-29页
        1.4.1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6-28页
        1.4.2 创新点第28-29页
2 研究区台风灾害与堤防建设现状研究第29-38页
    2.1 研究区台风概述第29-34页
        2.1.1 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第29-31页
        2.1.2 上海地区的台风灾害第31-34页
    2.2 上海市海堤建设状况研究第34-38页
        2.2.1 上海市海堤概况第34-35页
        2.2.2 典型海堤调研第35-38页
3 上海地区风暴潮数值模型的建立第38-47页
    3.1 模型简介与基本方程第38-40页
    3.2 上海地区风暴潮数值模型构建第40-42页
    3.3 典型风暴潮过程的计算与验证第42-46页
        3.3.1 风场与天文潮验证第42-44页
        3.3.2 风暴潮位验证第44-45页
        3.3.3 风浪对风暴增水的影响分析第45-46页
    3.4 本章小结第46-47页
4 风暴洪水复合情景方法构建第47-68页
    4.1 风暴洪水直接致灾因子相关计算参数分析第48-56页
        4.1.1 台风路径和台风时间的确定第48-51页
        4.1.2 台风中心气压P_0的推算第51-55页
        4.1.3 其他强度参数的计算第55-56页
    4.2 风暴洪水间接影响因素趋势分析第56-65页
        4.2.1 海平面上升趋势分析第56-59页
        4.2.2 地面沉降和海塘演变趋势分析第59-61页
        4.2.3 海域冲淤演变趋势分析第61-65页
    4.3 风暴洪水复合情景设定第65-67页
        4.3.1 风暴洪水情景要素组合设计第65页
        4.3.2 风暴洪水复合情景矩阵构建第65-67页
    4.4 本章小结第67-68页
5 不同情景因素影响下风暴洪水危险性研究第68-81页
    5.1 海平面上升影响下的风暴洪水危险性分析第68-71页
    5.2 地面沉降和海塘演变影响下的风暴洪水危险性分析第71-73页
    5.3 海域冲淤演变影响下的风暴洪水危险性分析第73-76页
    5.4 综合情景因素影响下的风暴洪水危险性分析第76-79页
    5.5 本章小结第79-81页
6 上海地区风暴洪水灾害形成机理研究第81-93页
    6.1 模拟潮位极值与风暴洪水相关性分析第81-89页
        6.1.1 风暴增水的时空特征分析第81-85页
        6.1.2 风暴洪水与极值潮位的相关性分析第85-89页
    6.2 不同间接情景要素对风暴洪水淹没面积的贡献分析第89-92页
        6.2.1 情景要素贡献率分析方法研究第89-90页
        6.2.2 各间接情景要素的贡献率分析第90-92页
    6.3 本章小结第92-93页
7 复合灾害情景下的风险综合防范第93-111页
    7.1 风暴洪水综合危险性及社会经济损失评估第93-98页
        7.1.1 风暴洪水综合危险性评估第93-95页
        7.1.2 风暴洪水社会经济损失评估第95-98页
    7.2 应急疏散模拟研究第98-107页
        7.2.1 应急避难基础理论与工具集成第98-102页
        7.2.2 应急疏散预案编制第102-107页
    7.3 工程措施第107-109页
        7.3.1 堤防和海塘建设第107-108页
        7.3.2 排涝能力的提升第108-109页
        7.3.3 其他工程措施第109页
    7.4 本章小结第109-111页
8 结论与展望第111-114页
    8.1 主要结论第111-113页
    8.2 研究展望第113-114页
参考文献第114-121页
附录1第121-123页
附录2第123-124页
后记第124页

论文共12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SD煤炭集团H煤矿部门绩效考核研究
下一篇:房地产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以悦蓝山项目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