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我国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7页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12页
        1.1.1 选题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目的第10-11页
        1.1.3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第14-15页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5-17页
        1.3.1 研究内容第15页
        1.3.2 研究方法第15-17页
第2章 养老服务相关概念及供给主体多元化发展的理论基础第17-24页
    2.1 养老服务供给的相关概念第17-18页
        2.1.1 养老服务的概念和特点第17-18页
        2.1.2 供给和养老服务供给第18页
        2.1.3 养老服务供给主体第18页
    2.2 供给主体多元化发展的理论基础第18-23页
        2.2.1 养老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的理论支撑第18-21页
        2.2.2 供给主体多元化发展的现实需要第21-23页
    2.3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3章 我国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主体剖析第24-35页
    3.1 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主体历史变迁第24-27页
        3.1.1 传统的以家庭供给为主阶段(20 世纪 50 年代——80 年代)第24页
        3.1.2 社会参与提供养老服务阶段第24-25页
        3.1.3 多主体参与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供给阶段第25-27页
    3.2 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主体发展存在的问题第27-31页
        3.2.1 政府在养老服务供给中职能缺位和越位第27-28页
        3.2.2 市场供给缺乏第28-29页
        3.2.3 家庭供给范围缩小第29页
        3.2.4 社区养老供给体系建设不完善第29-30页
        3.2.5 农村非营利组织不发达第30-31页
    3.3 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主体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第31-34页
        3.3.1 政府责任缺失第31-32页
        3.3.2 农村养老市场发育不足第32页
        3.3.3 家庭供给缺乏创新第32-33页
        3.3.4 社区养老发展过于依赖行政第33页
        3.3.5 农村非营利组织定位模糊第33-34页
    3.4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4章 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的发展路径第35-44页
    4.1 政府:主导型的供给主体第35-37页
        4.1.1 政府责任的回归第35页
        4.1.2 观念和政策的引导第35-36页
        4.1.3 主导作用的发挥第36-37页
    4.2 市场:高层次的供给主体第37-38页
        4.2.1 提供较高层次的养老服务第37页
        4.2.2 提高养老服务供给的效率第37-38页
        4.2.3 促进农村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第38页
    4.3 家庭:最基础的供给主体第38-40页
        4.3.1 发挥家庭供给的基础作用第38-39页
        4.3.2 创新家庭供给模式第39-40页
    4.4 社区:补充性的供给主体第40-42页
        4.4.1 实现家庭和社会养老的有机结合第40-41页
        4.4.2 充分发挥邻里互助优势第41-42页
    4.5 非营利组织:待开发的供给主体第42-43页
    4.6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结论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49-50页
致谢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初中现代散文教学中生命教育探究
下一篇: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困境及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