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水生植物学论文

袁河浮游藻类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1章 概述第10-23页
   ·浮游藻类概论及生态学功能第10-11页
     ·浮游藻类概论第10页
     ·浮游藻类的分类第10页
     ·浮游藻类的生态学功能第10-11页
   ·浮游藻类的影响因子第11-14页
     ·理化因子第11-12页
     ·营养物质的影响第12-13页
     ·生物因子第13页
     ·水文条件第13-14页
   ·水生生物监测第14-21页
     ·水生生物监测概况第14页
     ·水生生物与水环境的关系第14-15页
     ·生物监测与评价的方法第15-19页
     ·生物监测的优缺点第19-21页
     ·国内外利用浮游植物评价水质的研究现状第21页
   ·袁河概况及本研究的意义第21-23页
     ·袁河概况第21-22页
     ·本研究的意义第22-23页
第2章 袁河主要理化因子分析第23-36页
   ·材料与方法第23-26页
     ·样点的布设和采样频次第23-25页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25-26页
     ·理化指标及测定方法第26页
   ·结果与分析第26-35页
     ·水温(WT)第26-27页
     ·酸碱度(pH值)第27-28页
     ·电导率(Cond)第28-29页
     ·溶解氧(DO)第29-30页
     ·透明度(SD)第30-31页
     ·高锰酸盐指数(COD_(Mn))第31-32页
     ·总氮(TN)第32-34页
     ·总磷(TP)第34-35页
   ·小结与讨论第35-36页
     ·小结第35页
     ·讨论第35-36页
第3章 袁河浮游藻类群落结构分析第36-57页
   ·材料与方法第36-38页
     ·样点的布设和采样时间第36页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36页
     ·定性样品的采集与鉴定第36页
     ·定量样品的采集与计数第36-38页
   ·结果与分析第38-55页
     ·浮游藻类种类第38-39页
     ·浮游藻类丰度第39-46页
     ·浮游藻类生物量第46-53页
     ·优势种群第53页
     ·叶绿素a第53-55页
   ·小结与讨论第55-57页
     ·小结第55-56页
     ·讨论第56-57页
第4章 袁河水质评价第57-65页
   ·水质评价标准第57-58页
     ·理化指标第57页
     ·浮游藻类丰度和优势种第57页
     ·指示生物法第57页
     ·多样性指数第57-58页
   ·水质评价结果第58-63页
     ·理化指标评价结果第58-59页
     ·浮游藻类丰度和优势种评价结果第59页
     ·指示生物法评价结果第59-62页
     ·多样性指数评价结果第62-63页
   ·小结与讨论第63-65页
     ·小结第63-64页
     ·讨论第64-65页
第5章 袁河浮游藻类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第65-72页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第65页
     ·相关性分析第65页
     ·回归分析第65页
   ·分析结果第65-71页
     ·浮游藻类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第65-67页
     ·回归分析第67-71页
   ·小结与讨论第71-72页
     ·小结第71页
     ·讨论第71-72页
第6章 总结第72-75页
   ·水质特征及变化第72页
   ·袁河浮游藻类的组成及季节变化第72-73页
   ·优势种第73页
   ·水环境状况评价第73-74页
   ·浮游藻类丰度、生物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第74页
   ·工作展望第74-75页
致谢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0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痢疾杆菌福氏5型M90T株毒力相关膜蛋白复合物的分离鉴定
下一篇:高密度赭曲霉毒素A模拟表位噬菌体的构建及其ELISA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