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用于自动引线的SLM视觉微夹持系统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23页
    1.1 引言第9页
    1.2 微夹持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20页
        1.2.1 微夹持器的国外研究现状第9-17页
        1.2.2 微夹持器的国内研究现状第17-20页
    1.3 各类微夹持器优缺点第20-21页
    1.4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21-22页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构第22-23页
第2章 视觉引线微夹持系统设计第23-33页
    2.1 视觉引线微夹持系统功能分析第23-25页
    2.2 视觉引线微夹持系统方案设计第25-27页
    2.3 引线微夹持系统结构第27-32页
        2.3.1 多自由度移动平台第27-28页
        2.3.2 显微立体视觉第28-29页
        2.3.3 控制系统第29-31页
        2.3.4 微夹持器第31-32页
        2.3.5 自动进件系统第32页
        2.3.6 引线夹持固定系统第32页
    2.4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3章 磁驱动式微夹持器的设计第33-43页
    3.1 磁驱动式微夹持器的工作原理第33页
    3.2 磁驱动微夹持器的结构设计第33-34页
    3.3 电磁吸力的计算第34-36页
    3.4 电磁驱动式微夹持器应力仿真分析第36-41页
    3.5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4章 电机驱动式及气动式微夹持器的设计第43-53页
    4.1 电机驱动式微夹持器的原理与设计第43-48页
        4.1.1 电机驱动式微夹持器的工作原理第43-44页
        4.1.2 电机驱动式微夹持器的方案设计第44页
        4.1.3 张合量的控制与实现第44-45页
        4.1.4 夹持针组件设计及仿真第45-48页
    4.2 气动式微夹持器的工作原理与设计第48-52页
        4.2.1 气动式微夹持器的工作原理第48-49页
        4.2.2 气动式微夹持器的方案设计第49-50页
        4.2.3 夹持臂结构设计第50页
        4.2.4 夹持针结构设计第50-52页
    4.3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5章 自动进件及夹持固定系统设计第53-63页
    5.1 线圈自动引线进件系统设计第53-54页
        5.1.1 自动引线进件系统方案设计第53-54页
        5.1.2 自动引线进件系统工作原理第54页
    5.2 线圈引线夹持固定系统设计第54-58页
        5.2.1 总体方案设计第54-57页
        5.2.2 夹持固定系统工作原理第57-58页
    5.3 进件及夹持固定控制系统设计第58-62页
        5.3.1 上位机测试软件界面设计第58-59页
        5.3.2 进件系统及夹持固定系统程序第59-62页
    5.4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6章 微夹持器及控制系统性能试验第63-71页
    6.1 微夹持器钳尖夹持寿命实验第64页
    6.2 三维移动平台的精度试验第64-68页
    6.3 SLM视觉引导引线实验第68-69页
    6.4 本章小结第69-71页
结论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7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成果第77-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AMSO青岛公司工程轮胎营销策略研究
下一篇:基于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的宽带混沌保密通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