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蓄能技术论文

孤岛水底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20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8-10页
    1.2 能量存储技术的分类及特点第10-14页
        1.2.1 不同形式的储能系统介绍第10-12页
        1.2.2 各种能量存储技术的性能对比第12-14页
    1.3 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发展现状第14-17页
        1.3.1 国外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发展现状第14-16页
        1.3.2 国内压缩空储能技术研究现状第16-17页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第17-20页
        1.4.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7页
        1.4.2 本论文章节安排第17-20页
第二章 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第20-32页
    2.1 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分类第20-21页
    2.2 压缩传动热力学原理第21-22页
    2.3 压缩空气储能过程中能量变化规律第22-31页
        2.3.1 气体热力过程第22-24页
        2.3.2 等温循环过程第24-26页
        2.3.3 焦耳循环过程第26-28页
        2.3.4 奥托循环过程第28-31页
    2.4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新型水底恒压空气储能系统介绍及运行级数优化第32-42页
    3.1 传统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主要结构及工作原理第32-34页
    3.2 该系统各部分数学建模第34-38页
        3.2.1 压缩机数学模型第34-35页
        3.2.2 透平机数学模型第35-36页
        3.2.3 蓄热/换热子系统数学模型第36-37页
        3.2.4 系统效率理论计算第37-38页
        3.2.5 系统热损失理论计算第38页
    3.3 研究结果与分析第38-39页
    3.4 本章小结第39-42页
第四章 新型水底恒压空气储能系统仿真研究第42-50页
    4.1 新型恒压空气储能系统主要原理介绍第42-43页
    4.2 对系统热力学模型进行建模仿真第43-46页
    4.3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46-49页
        4.3.1 压缩机效率、透平机效率对系统效率的影响第46页
        4.3.2 系统总压比与换热器效能对系统效率和系统热损失的影响第46-48页
        4.3.3 储气室恒压等级与透平初温对储能密度和储气室体积的影响第48-49页
    4.4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五章 实验与分析第50-58页
    5.1 实验平台硬件介绍第50-51页
    5.2 实验控制部分设计第51-54页
    5.3 实验流程第54-55页
    5.4 实验结果数据分析第55-56页
    5.5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8-60页
    6.1 全文总结第58页
    6.2 研究展望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致谢第64-6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12%Cr超超临界转子钢微观组织演变规律及数值模拟的研究
下一篇:酵母—乳酸菌共发酵低醇苹果酒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