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数据通信论文--数据传输技术论文

多小区MIMO系统中干扰对齐技术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注释表第11-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21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5页
    1.2 干扰对齐技术概述第15-18页
        1.2.1 干扰对齐技术的发展第15-16页
        1.2.2 干扰对齐技术基本思想第16-18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8-19页
    1.4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9-20页
    1.5 本文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第20-21页
第2章 多小区MIMO干扰信道模型和干扰对齐方法第21-36页
    2.1 MIMO信道容量和自由度第21-23页
    2.2 X信道模型及IA闭式解第23-26页
        2.2.1 干扰对齐模型第23-25页
        2.2.2 干扰对齐实现第25-26页
    2.3 3小区信道模型及IA闭式解第26-30页
        2.3.1 单天线3小区干扰信道干扰对齐方法第26-29页
        2.3.2 多天线3小区干扰信道干扰对齐方法第29-30页
    2.4 K小区系统模型和分布式IA算法第30-35页
        2.4.1 信道模型和互易性第30-32页
        2.4.2 分布式干扰对齐实现第32-35页
        2.4.3 仿真对比第35页
    2.5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3章 基于信号子空间的下行机会式干扰对齐第36-54页
    3.1 引言第36-38页
    3.2 机会式干扰对齐系统模型第38-40页
    3.3 机会式用户选择准则第40-42页
        3.3.1 信号最大化准则(Max-SNR)第41页
        3.3.2 干扰最小化准则(Min-INR)第41-42页
        3.3.3 信干噪比最大化准则(Max-SINR)第42页
    3.4 信号子空间的机会式干扰对齐第42-46页
        3.4.1 算法描述第42-44页
        3.4.2 内层预编码矩阵和用户的选取第44-45页
        3.4.3 干扰抑制矩阵的设计第45页
        3.4.4 自由度和复杂度分析第45-46页
    3.5 非理想CSI时的机会式干扰对齐第46-48页
        3.5.1 信道估计误差CSI时的容量分析第46-47页
        3.5.2 机会式干扰对齐算法第47-48页
    3.6 仿真分析第48-53页
    3.7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4章 基于上三角分解的有限反馈干扰对齐算法第54-70页
    4.1 引言第54-55页
    4.2 系统模型和有限反馈第55-57页
        4.2.1 系统模型第55-56页
        4.2.2 有限反馈和格拉斯曼码本第56-57页
    4.3 有限反馈下的干扰对齐算法第57-63页
        4.3.1 等效信道的调整和上三角分解第57-59页
        4.3.2 发送端功率分配第59页
        4.3.3 预编码和干扰抑制矩阵的设计第59-62页
        4.3.4 算法总结第62-63页
    4.4 算法性能分析第63-65页
        4.4.1 自由度分析第63-64页
        4.4.2 频谱效率及误码率分析第64-65页
    4.5 仿真分析第65-69页
    4.6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70-72页
    5.1 论文总结第70-71页
    5.2 未来工作展望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8页
致谢第78-7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表面纳米化对电工纯铁和硅钢渗硅行为影响研究
下一篇:C/C复合材料表面等离子渗锆、铬涂层及其高温氧化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