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权益保护中惩罚性赔偿的适用研究--以三起典型案例为视角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文献综述 | 第9-14页 |
绪论 | 第14-16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14页 |
二、研究思路 | 第14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第一章 案例基本情况 | 第16-23页 |
一、基本案情介绍 | 第16-18页 |
二、案例争论意见及焦点问题 | 第18-23页 |
(一)争论意见 | 第18-21页 |
(二)焦点问题 | 第21-23页 |
第二章 惩罚性赔偿的基础理论 | 第23-28页 |
一、惩罚性赔偿的内涵 | 第23-24页 |
(一)惩罚性赔偿的含义 | 第23页 |
(二)惩罚性赔偿的特点 | 第23-24页 |
二、消费者权益保护中的惩罚性赔偿 | 第24-28页 |
(一)英美国家消费者权益保护中的惩罚性赔偿 | 第24-26页 |
(二)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中的惩罚性赔偿 | 第26-28页 |
第三章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中惩罚性赔偿的适用分析 | 第28-36页 |
一、惩罚性赔偿的价值追求 | 第28-32页 |
(一)惩罚性赔偿金的数额厘定问题 | 第29-30页 |
(二)实践中司法人员价值选择下把握“度”的问题 | 第30-32页 |
二、惩罚性赔偿适用的构成要件 | 第32-34页 |
(一)“欺诈”行为下惩罚性赔偿的适用问题 | 第32-33页 |
(二)“明知”情况下惩罚性赔偿的适用 | 第33页 |
(三)职业打假者是否适用惩罚性赔偿的问题 | 第33-34页 |
三、惩罚性赔偿适用的程序问题 | 第34-36页 |
第四章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中惩罚性赔偿的适用启示 | 第36-41页 |
一、惩罚性赔偿的价值实现 | 第36-38页 |
(一)完善对惩罚赔偿金数额的规定 | 第36-37页 |
(二)提高司法人员的素质 | 第37-38页 |
二、明确惩罚性赔偿适用的要件与主体 | 第38-39页 |
(一)准确把握惩罚性赔偿适用的构成要件 | 第38-39页 |
(二)明晰惩罚性赔偿的适用主体 | 第39页 |
三、健全适用惩罚性赔偿的程序制度 | 第39-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个人简历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