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6-17页 |
1.5 重点和难点 | 第17页 |
1.6 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 | 第17-20页 |
第2章 红色资源的相关理论概述 | 第20-24页 |
2.1 红色资源的概念及内涵 | 第20页 |
2.2 红色资源分类 | 第20-21页 |
2.2.1 物质层面的红色资源 | 第21页 |
2.2.2 精神层面的红色资源 | 第21页 |
2.3 红色资源特征 | 第21-24页 |
2.3.1 意识形态性 | 第21-22页 |
2.3.2 表达多样性 | 第22页 |
2.3.3 与时俱进性 | 第22-24页 |
第3章 红色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价值、功能和趋势 | 第24-30页 |
3.1 红色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 第24-25页 |
3.1.1 可以增多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式选择 | 第24页 |
3.1.2 可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 | 第24-25页 |
3.1.3 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 第25页 |
3.2 红色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功能 | 第25-27页 |
3.2.1 政治导向功能 | 第26页 |
3.2.2 精神育人功能 | 第26-27页 |
3.2.3 道德示范功能 | 第27页 |
3.3 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趋势 | 第27-30页 |
3.3.1 网络化拓展应用趋势 | 第28页 |
3.3.2 社会化渗透应用趋势 | 第28页 |
3.3.3 实践化体验应用趋势 | 第28-30页 |
第4章 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0-42页 |
4.1 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 第30-35页 |
4.1.1 调研对象的选取 | 第30-31页 |
4.1.2 调研的数据分析及结果 | 第31-35页 |
4.2 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 第35-36页 |
4.2.1 红色资源的应用方式不足 | 第35页 |
4.2.2 红色资源的利用力度不足 | 第35-36页 |
4.2.3 红色资源的可操作性不足 | 第36页 |
4.3 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6-42页 |
4.3.1 基于社会视角 | 第36-37页 |
4.3.2 基于学校视角 | 第37-39页 |
4.3.3 基于学生视角 | 第39-42页 |
第5章 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应用对策 | 第42-52页 |
5.1 多渠道拓展红色资源的应用方式 | 第42-47页 |
5.1.1 理论和实践教育方式的拓展 | 第42-44页 |
5.1.2 网络渗透为主的隐性教育方式的拓展 | 第44-45页 |
5.1.3 红色校园文化方式的构建和生成 | 第45-47页 |
5.2 强化红色资源的研发力量提升利用度 | 第47-49页 |
5.2.1 加强校外合作推进红色资源的研发力度 | 第47-48页 |
5.2.2 增强校内基点依托推进红色资源的研发深度 | 第48-49页 |
5.2.3 加强校内外同步开展推进红色资源的研发广度 | 第49页 |
5.3 建立高效的运行机制提升操作性 | 第49-52页 |
5.3.1 建立统一的领导机制,加强红色资源应用的有序化 | 第49-50页 |
5.3.2 建立规范的保障机制,强化红色资源应用的常态化 | 第50页 |
5.3.3 建立协调的联系机制,增强红色资源应用的协作化 | 第50-52页 |
结语 | 第52-56页 |
附录(调查问卷)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成果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