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6页 |
1.1 引言 | 第11页 |
1.2 化学计量学概述 | 第11-13页 |
1.2.1 化学计量学的定义和起源 | 第11-12页 |
1.2.2 化学计量学的发展以及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 过程分析技术 | 第13页 |
1.4 化学计量学中的多元校正分析思路 | 第13-15页 |
1.5 盲源分离概论 | 第15页 |
1.6 本文用到的变量选择及光谱处理方法 | 第15-18页 |
1.6.1 小波分析 | 第15-16页 |
1.6.2 主成分分析 | 第16-17页 |
1.6.3 子空间比较法 | 第17-18页 |
1.7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8-19页 |
1.7.1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1.7.2 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9-26页 |
第二章 MCR-ALS法及Jade法分别结合中红外探头对3-氨基4-偕氨肟基呋咱(AAOF)合成机理的研究 | 第26-43页 |
2.1 前言 | 第26-27页 |
2.2 方法原理 | 第27-29页 |
2.2.1 多元曲线分辨-交替最小二乘 | 第27-28页 |
2.2.2 Jade | 第28-29页 |
2.3 实验部分 | 第29-30页 |
2.3.1 仪器和试剂 | 第29页 |
2.3.2 实验步骤 | 第29-30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30-39页 |
2.4.1 实验数据处理 | 第30-31页 |
2.4.2 体系组分数的确定 | 第31-32页 |
2.4.3 MCR-ALS提取出各组分红外光谱及对应的相对浓度 | 第32-36页 |
2.4.4 Jade提取出各组分红外光谱及对应的相对浓度 | 第36-37页 |
2.4.5 合成机理验证 | 第37-39页 |
2.5 小结 | 第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3页 |
第三章 KICA、FastICA及NMF法分别结合中红外探头对AAOF合成机理的研究 | 第43-57页 |
3.1 前言 | 第43-44页 |
3.2 原理部分 | 第44-47页 |
3.2.1 独立成分分析 | 第44-46页 |
3.2.2 非负矩阵分解法 | 第46-47页 |
3.3 实验部分 | 第47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47-51页 |
3.4.1 ICA所提取的各组分红外光谱及相对浓度 | 第47-50页 |
3.4.2 NMF所提取的各组分红外光谱及相对浓度 | 第50-51页 |
3.5 推测合成机理 | 第51-52页 |
3.6 小结 | 第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第四章 非负矩阵分解法结合中红外探头对DAT合成机理的研究 | 第57-67页 |
4.1 前言 | 第57页 |
4.2 原理部分 | 第57-58页 |
4.3 实验部分 | 第58页 |
4.3.1 仪器和试剂 | 第58页 |
4.3.2 实验步骤 | 第58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58-64页 |
4.4.1 实验数据处理 | 第58-59页 |
4.4.2 体系组分数的确定 | 第59页 |
4.4.3 通过NMF分离出各组分相对浓度和其对应红外光谱 | 第59-61页 |
4.4.4 对中间产物进行的理论计算验证 | 第61-62页 |
4.4.5 实际光谱比对 | 第62-63页 |
4.4.6 反应机理推导 | 第63-64页 |
4.5 小结 | 第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7-68页 |
1. 结论 | 第67页 |
2. 展望 | 第67-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8-69页 |
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完成情况 | 第68页 |
2. 参加科研项目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