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中的“非常规行动”研究--以J市医调委为例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绪论 | 第8-19页 |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9-15页 |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16页 |
| (一)研究内容 | 第15页 |
| (二)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第16-17页 |
| (一)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 (二)研究框架 | 第17页 |
| 五、研究重难点和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7-19页 |
| (一)研究重难点 | 第17-18页 |
| (二)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 第一章 医患纠纷及其调解概述 | 第19-36页 |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9-21页 |
| 一、医患纠纷 | 第19-20页 |
| 二、第三方调解机制 | 第20页 |
| 三、非常规行动 | 第20-21页 |
| 第二节 医患纠纷的现状、特点和成因 | 第21-30页 |
| 一、医患纠纷的现状 | 第21-23页 |
| 二、医患纠纷的特点 | 第23-25页 |
| 三、医患纠纷的成因 | 第25-30页 |
| 第三节 医患纠纷的调解 | 第30-32页 |
| 第四节 个案概述与调查情况简介 | 第32-36页 |
| 一、J市医调委的成立 | 第32-33页 |
| 二、J市医调委的运行机制 | 第33-34页 |
| 三、调查情况简介 | 第34-36页 |
| 第二章 J市医调委的成立与发展过程 | 第36-48页 |
| 第一节 三方合作模式的形成 | 第36-42页 |
| 一、官方推动 | 第36-38页 |
| 二、寻力民间 | 第38-40页 |
| 三、三方合作 | 第40-42页 |
| 第二节 与权力部门的互动 | 第42-48页 |
| 一、公安出动 | 第42-43页 |
| 二、评价制的尝试 | 第43-45页 |
| 三、“截胡” | 第45-46页 |
| 四、总结 | 第46-48页 |
| 第三章 非常规行动的表现及其特点 | 第48-54页 |
| 第一节 非常规行动的表现 | 第48-52页 |
| 一、规范的非常规行动 | 第48-51页 |
| 二、失范的非常规行动 | 第51-52页 |
| 第二节 非常规行动的特点 | 第52-54页 |
| 一、自主性 | 第52页 |
| 二、不确定性 | 第52页 |
| 三、非普遍性 | 第52-53页 |
| 四、非组织性 | 第53-54页 |
| 第四章 非常规行动的成因 | 第54-62页 |
| 第一节 医患双方的动机或看法 | 第54-57页 |
| 一、患方的动机 | 第54-56页 |
| 二、医调委工作人员的看法 | 第56-57页 |
| 第二节 调解时长的困扰 | 第57-60页 |
| 一、调解时长现状 | 第57页 |
| 二、调解时长影响因素 | 第57-60页 |
| 第三节 J市医调委的“潜权力” | 第60-62页 |
| 第五章 非常规行动的影响 | 第62-67页 |
| 第一节 非常规行动的普遍化 | 第63页 |
| 第二节 非常规行动普遍化的条件 | 第63-65页 |
| 一、非常规行动的实用性 | 第63-64页 |
| 二、医患困境的普遍性与长久性 | 第64-65页 |
| 第三节 非常规行动普遍化的过程与结果 | 第65-67页 |
| 结束语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 附录 | 第71-73页 |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