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词论文

宋代词人次韵东坡词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论第10-18页
    一、古代诗词唱和现象之概述第10-15页
    二、唐宋诗词次韵现象研究之现状第15-16页
    三、本文研究的思路及应用的方法第16-18页
第一章 宋代词人次韵东坡词的定量分析第18-37页
    第一节 宋代词人次韵东坡词的作品统计第18-23页
    第二节 宋代词人次韵东坡词的定量分析第23-35页
        一、宋代次韵东坡词作者及作品数量的考察与分析第23-26页
        二、宋代词人次韵东坡词用调与用韵的考察与分析第26-29页
            (一)宋代词人次韵东坡词用调的考察与分析第26-28页
            (二)宋代词人次韵东坡词用韵的考察与分析第28-29页
        三、宋代词人次韵东坡词题材与主题表现的考察与分析第29-35页
            (一)宋代词人次韵东坡词题材的考察与分析第30-32页
            (二)宋代词人次韵东坡词主题表现的考察与分析第32-35页
    小结第35-37页
第二章 宋代词人次韵东坡词的发展历程第37-55页
    第一节 宋代词人次韵东坡词的起始与发展期第37-41页
        一、张先首开次韵东坡词之先河第37-38页
        二、黄庭坚、陈师道和晁补之次韵东坡词之滥觞第38-40页
        三、仲殊次韵东坡词之特殊性第40-41页
    第二节 宋代词人次韵东坡词的创作高峰期第41-47页
        一、叶梦得、胡世将与黄中辅次韵苏东坡豪放词之发端第41-44页
        二、向子諲、王之道与倪偁次韵东坡清旷词之发展第44-45页
        三、李纲次韵东坡闺情词之初阶第45-46页
        四、洪适次韵东坡词风格之工丽典雅第46-47页
    第三节 宋代词人次韵东坡词的词艺深化期第47-50页
        一、辛弃疾、葛长庚次韵东坡豪放词之发展第47-48页
        二、吴潜、陈亮次韵东坡婉约词之发展第48-49页
        三、朱淑真、葛长庚、吴潜等次韵东坡清旷词之繁荣第49-50页
    第四节 宋代词人次韵东坡词的结获期第50-53页
        一、文天祥与邓剡次韵东坡词之风格悲壮第51页
        二、刘辰翁次韵东坡词之寄托遥深第51-52页
        三、张炎、陈著、陈纪次韵东坡词之声情悲咽第52-53页
    小结第53-55页
第三章 宋代词人次韵东坡词的题材表现第55-72页
    第一节 咏怀、怀古、时事之歌唱第55-60页
        一、咏怀词第55-57页
        二、怀古词第57-59页
        三、时事词第59-60页
    第二节 节序、物华、人物之咏叹第60-64页
        一、节序词第60-61页
        二、咏物词第61-63页
        三、人物词第63-64页
    第三节 隐逸、交游、风景之抒写第64-69页
        一、隐逸词第64-66页
        二、交游词第66-68页
        三、写景词第68-69页
    第四节 其它题材表现之略述第69-71页
        一、生活词第69页
        二、谈艺词第69-70页
        三、祝颂词第70页
        四、哲理词第70-71页
    小结第71-72页
第四章 宋代词人次韵东坡词的艺术风格第72-85页
    第一节 清旷超逸第72-74页
    第二节 豪迈悲壮第74-77页
    第三节 沉郁凄凉第77-79页
    第四节 清丽婉曲第79-82页
    第五节 质朴自然第82-83页
    第六节 诙谐幽默第83-84页
    小结第84-85页
第五章 宋代词人次韵东坡词的成因探寻与价值评估第85-100页
    第一节 宋代词人次韵东坡词的成因探寻第85-96页
        一、苏词在宋代的接受第85-90页
            (一)社会政治的变迁第85-87页
            (二)词学思想的嬗变第87-89页
            (三)词学审美追求的刷新第89-90页
        二、苏词自身的魅力第90-96页
            (一)苏东坡的人格魅力第90-92页
            (二)苏东坡个人化的写作方式第92-94页
            (三)苏东坡横放杰出的天才写作能力第94-96页
    第二节 宋代词人次韵东坡词的价值评估第96-98页
        一、扩大词境、丰富词的题材表现,推进词体演进第96-97页
        二、提高苏词的影响,确立苏东坡在的词史上的地位第97页
        三、激发和者的创作欲望,提高和者的创作水平,带来整体宋词的繁荣昌盛第97-98页
        四、促使次韵词创作流行起来,并成为后世学习词创作的一种方式第98页
    小结第98-100页
结语第100-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05页
致谢第105-10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06页

论文共1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便携式三维声纳实时成像系统硬件设计
下一篇:RapidIO 2.1IP核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