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电子数字计算机(不连续作用电子计算机)论文--总线、通道论文

RapidIO 2.1IP核设计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3页
    1.1 RapidIO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RapidIO发展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页
    1.3 论文研究内容第10-13页
第二章 RapidIO协议研究第13-35页
    2.1 RapidIO体系结构第13-14页
    2.2 数据编码和数据流格式第14-17页
        2.2.1 数据编码第14-16页
        2.2.2 数据流格式第16-17页
    2.3 RapidIO I/O逻辑操作及数据对齐第17-23页
        2.3.1 读操作第18页
        2.3.2 写操作和流写操作第18-19页
        2.3.3 有响应写操作第19页
        2.3.4 原子操作第19页
        2.3.5 维护操作第19-20页
        2.3.6 数据对齐第20-23页
    2.4 包和控制符第23-33页
        2.4.1 包格式第23-29页
        2.4.2 控制符第29-30页
        2.4.3 包和控制符的保护第30-33页
    2.5 本章小结第33-35页
第三章 RapidIO协议的实现及验证第35-63页
    3.1 IP核总体结构第35页
    3.2 逻辑层第35-42页
        3.2.1 逻辑层发送器第36-39页
        3.2.2 逻辑层接收器第39-42页
    3.3 缓冲器设计第42-45页
        3.3.1 发送缓冲器第42-44页
        3.3.2 接收缓冲器第44-45页
    3.4 物理层第45-62页
        3.4.1 物理编码子层第47-57页
        3.4.2 串行协议层第57-62页
    3.5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四章 IP核整体功能验证第63-73页
    4.1 验证方法和验证平台第63-65页
    4.2 验证结果分析第65-70页
        4.2.1 链路初始化验证第65页
        4.2.2 作为主器件进行验证第65-69页
        4.2.3 作为从器件进行验证第69-70页
    4.3 验证结果总结第70-71页
    4.4 本章小结第71-73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73-75页
致谢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宋代词人次韵东坡词研究
下一篇:陶渊明与北宋平淡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