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设备的伴随电磁发射及信息电磁纹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6页 |
1.1 概述 | 第10-12页 |
1.2 背景与意义 | 第12-14页 |
1.3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4-20页 |
1.3.1 主动攻击概况 | 第15-16页 |
1.3.2 被动攻击概况 | 第16-17页 |
1.3.3 国外TEMPEST技术的发展 | 第17-20页 |
1.4 国内研究进展 | 第20-23页 |
1.4.1 国内TEMPEST研究进展 | 第20-23页 |
1.4.2 国内TEMPEST标准 | 第23页 |
1.5 本文研究内容与架构 | 第23-26页 |
第二章 从计算机伴随电磁发射中提取视频信息的研究 | 第26-60页 |
2.1 引言 | 第26-27页 |
2.2 图像显示格式与视频信号的关系 | 第27-39页 |
2.2.1 监视器显示图像的原理 | 第27-30页 |
2.2.2 图像显示格式与基本频率成分的关系 | 第30-39页 |
2.3 泄漏视频信息的检测及最佳截获频段的选取 | 第39-56页 |
2.3.1 基于辐射发射通道的最佳截获频段研究 | 第40-53页 |
2.3.2 基于传导发射通道的最佳截获频段研究 | 第53-56页 |
2.4 计算机视频信息泄露安全性的现场评估系统 | 第56-5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三章 计算机视频信息泄露机理及防护研究 | 第60-89页 |
3.1 前言 | 第60页 |
3.2 计算机系统电磁泄漏源及泄漏途径分析 | 第60-74页 |
3.2.1 计算机系统电磁泄漏伴随发射源分析 | 第61-70页 |
3.2.2 计算机系统电磁泄漏途径分析 | 第70-74页 |
3.3 计算机视频信息泄露的防护措施 | 第74-88页 |
3.3.1 屏蔽方法 | 第74-75页 |
3.3.2 滤波方法 | 第75-76页 |
3.3.3 Soft-TEMPEST技术 | 第76-77页 |
3.3.4 噪声干扰技术 | 第77-81页 |
3.3.5 空间电磁对消技术 | 第81-8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第四章 计算机视频信息安全范围的理论估算 | 第89-108页 |
4.1 引言 | 第89页 |
4.2 计算机视频信息泄露范围的估算 | 第89-107页 |
4.2.1 基于辐射发射通道的泄漏距离估算 | 第89-99页 |
4.2.2 基于传导发射通道的泄漏距离估算 | 第99-107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107-108页 |
第五章 分体式计算机视频电磁泄漏信息截获系统研究 | 第108-120页 |
5.1 引言 | 第108页 |
5.2 "高采样存储接收机"前端系统的架构 | 第108-111页 |
5.2.1 接收天线的小型化 | 第109-110页 |
5.2.2 高采样存储接收机 | 第110-111页 |
5.3 计算机基带和调制泄漏信号的截获 | 第111-117页 |
5.3.1 基带泄漏信号的截获 | 第112-113页 |
5.3.2 调制泄漏信号的截获 | 第113-117页 |
5.4 分体式的信息截获系统实验验证 | 第117-11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19-120页 |
第六章 计算机键盘信息的电磁截获研究 | 第120-142页 |
6.1 引言 | 第120页 |
6.2 按键的辐射发射及按键信息截获 | 第120-127页 |
6.2.1 按键伴随电磁辐射的机理 | 第121-124页 |
6.2.2 键盘伴随电磁辐射的数值仿真研究 | 第124-125页 |
6.2.3 按键辐射隐含信息的截获 | 第125-127页 |
6.3 按键的传导发射及按键信息截获 | 第127-137页 |
6.3.1 PS/2键盘的电磁泄漏机理分析 | 第128-133页 |
6.3.2 非接触式按键信息截获系统设计 | 第133-136页 |
6.3.3 可行性实验验证 | 第136-137页 |
6.4 按键的信息电磁纹提取及识别 | 第137-141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41-142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42-144页 |
参考文献 | 第144-156页 |
附录1: 我国TEMPEST标准 | 第156-157页 |
附录2: 键盘扫描码与字母的对应表 | 第157-158页 |
附录3: 术语 | 第158-160页 |
致谢 | 第160-1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