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7-1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1.1 访谈体悟 | 第7页 |
1.1.2 现实需要 | 第7-8页 |
1.1.3 文献梳理 | 第8页 |
1.2 选题意义 | 第8-10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8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8-10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0-18页 |
2.1 生涯阻碍知觉 | 第10-12页 |
2.1.1 生涯阻碍知觉的概念内涵 | 第10页 |
2.1.2 生涯阻碍知觉的测量 | 第10-11页 |
2.1.3 生涯阻碍知觉的相关研究 | 第11-12页 |
2.2 生涯焦虑 | 第12-14页 |
2.2.1 生涯焦虑的概念内涵 | 第12-13页 |
2.2.2 生涯焦虑的测量 | 第13页 |
2.2.3 生涯焦虑的相关研究 | 第13-14页 |
2.3 生涯定向 | 第14-15页 |
2.3.1 生涯定向的概念内涵 | 第14页 |
2.3.2 生涯定向的测量工具 | 第14-15页 |
2.3.3 生涯定向的相关研究 | 第15页 |
2.4 文献综述小结 | 第15-18页 |
2.4.1 文献综述小结 | 第15-16页 |
2.4.2 问题提出 | 第16-17页 |
2.4.3 研究假设 | 第17-18页 |
3. 研究一 《生涯焦虑问卷》编制 | 第18-22页 |
3.1 研究目的 | 第18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3.2.1 被试 | 第18页 |
3.2.2 研究工具 | 第18-19页 |
3.3 生涯焦虑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 第19-20页 |
3.4 生涯焦虑问卷的信度分析 | 第20页 |
3.5 生涯焦虑问卷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 第20-21页 |
3.6 讨论 | 第21-22页 |
4. 研究二 生涯阻碍知觉、生涯焦虑与生涯定向的关系研究 | 第22-32页 |
4.1 研究目的 | 第22页 |
4.2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4.2.1 研究被试 | 第22页 |
4.2.2 研究工具 | 第22-23页 |
4.2.2.1 生涯阻碍知觉问卷 | 第22-23页 |
4.2.2.2 生涯焦虑问卷 | 第23页 |
4.2.2.3 生涯定向量表 | 第23页 |
4.3 正式施测问卷的信度分析 | 第23-24页 |
4.4 关系研究 | 第24-27页 |
4.4.1 研究生生涯阻碍知觉、生涯焦虑与生涯定向之间的相关关系 | 第24-25页 |
4.4.2 研究生生涯阻碍知觉、生涯焦虑与生涯定向间的回归分析 | 第25-27页 |
4.4.2.1 研究生生涯焦虑对生涯阻碍知觉的回归分析 | 第25-26页 |
4.4.2.2 研究生生涯定向对生涯阻碍知觉的回归分析 | 第26页 |
4.4.2.3 研究生生涯定向对生涯焦虑的回归分析 | 第26-27页 |
4.5 生涯焦虑的调节作用 | 第27-29页 |
4.6 讨论 | 第29-32页 |
4.6.1 研究生生涯阻碍知觉、生涯焦虑与生涯定向的关系 | 第29-30页 |
4.6.2 生涯焦虑的调节作用 | 第30-32页 |
5. 总讨论 | 第32-34页 |
5.1 研究总讨论 | 第32页 |
5.2 研究贡献与限制 | 第32-33页 |
5.2.1 研究贡献 | 第32页 |
5.2.2 研究局限 | 第32-33页 |
5.3 研究展望 | 第33-34页 |
6. 结论与建议 | 第34-37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34页 |
6.2 建议 | 第34-37页 |
附录 | 第37-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