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1.2 工程陶瓷加工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1.2.1 工程陶瓷的主要加工方法 | 第9-10页 |
| 1.2.2 工程陶瓷磨削机理研究 | 第10-11页 |
| 1.3 工程陶瓷预应力加工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1.4 单磨粒磨削技术 | 第12-15页 |
| 1.5 本课题的来源及主要研究工作 | 第15-16页 |
| 第2章 预压应力划痕实验系统搭建与磨粒轨迹分析 | 第16-25页 |
| 2.1 引言 | 第16页 |
| 2.2 单点磨削装置 | 第16-20页 |
| 2.2.1 磨削工具结构设计 | 第16-17页 |
| 2.2.2 砂轮盘强度校核 | 第17-19页 |
| 2.2.3 磨削工具的制备 | 第19-20页 |
| 2.3 预应力加载装置 | 第20-21页 |
| 2.4 单摆式磨削基本理论 | 第21-24页 |
| 2.4.1 工程陶瓷磨削机理分析 | 第21页 |
| 2.4.2 单摆式磨粒加工轨迹分析 | 第21-24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第3章 预压应力下单点磨削工程陶瓷实验研究 | 第25-41页 |
| 3.1 引言 | 第25页 |
| 3.2 实验设备及方案 | 第25-27页 |
| 3.2.1 试样准备 | 第25-26页 |
| 3.2.2 实验方案 | 第26-27页 |
| 3.3 单点磨削陶瓷表面裂纹扩展结果与分析 | 第27-32页 |
| 3.3.1 材料特性对单点磨削表面裂纹扩展的影响 | 第28页 |
| 3.3.2 预压应力值对单点磨削工程陶瓷表面裂纹扩展的影响 | 第28-29页 |
| 3.3.3 磨削深度对单点磨削工程陶瓷表面裂纹扩展的影响 | 第29-32页 |
| 3.3.4 氧化铝陶瓷典型的材料去除机理分析 | 第32页 |
| 3.4 工程陶瓷单点磨削亚表面形貌分析 | 第32-35页 |
| 3.5 单点磨削工程陶瓷沟槽的三维形貌分析 | 第35-37页 |
| 3.6 单点磨削工程陶瓷沟槽截面轮廓的分析 | 第37-39页 |
| 3.7 单点磨削工程陶瓷材料去除率分析 | 第39页 |
| 3.8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 第4章 基于单磨粒双划痕的预压应力下工程陶瓷材料去除机理 | 第41-54页 |
| 4.1 引言 | 第41页 |
| 4.2 单磨粒双划痕实验方案 | 第41页 |
| 4.3 单点磨削工程陶瓷双划痕形貌观测与分析 | 第41-52页 |
| 4.3.1 工程陶瓷双划痕表面形貌分析 | 第41-46页 |
| 4.3.2 工程陶瓷双划痕亚表面形貌分析 | 第46-49页 |
| 4.3.3 工程陶瓷双划痕三维形貌分析 | 第49-51页 |
| 4.3.4 双划痕截面轮廓观察与分析 | 第51-52页 |
| 4.4 双划痕材料去除率 | 第52-53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4-56页 |
| 5.1 全文总结 | 第54-55页 |
| 5.2 研究展望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61页 |
| 一、发表的论文 | 第61页 |
| 二、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