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2页 |
第一节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8-9页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9-12页 |
一、前苏联学者对马克思、恩格斯宗教思想的研究 | 第9-10页 |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对马克思、恩格斯宗教思想的研究 | 第10-11页 |
三、国内学者对马克思、恩格斯宗教思想的研究 | 第11-12页 |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宗教思想的来源追溯 | 第12-22页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宗教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 第12-13页 |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宗教思想的理论溯源 | 第13-22页 |
一、古希腊自然神论思想 | 第13-15页 |
二、黑格尔的宗教思想 | 第15-17页 |
三、施特劳斯的宗教思想 | 第17-18页 |
四、鲍威尔的宗教思想 | 第18-19页 |
五、费尔巴哈的宗教思想 | 第19-22页 |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宗教思想的归纳梳理 | 第22-38页 |
第一节 关于宗教的本质、根源和发展规律 | 第22-32页 |
一、关于宗教的本质 | 第22-25页 |
二、宗教存在的根源 | 第25-28页 |
三、宗教的发展规律——从起源到消亡 | 第28-32页 |
第二节 宗教的作用和功能 | 第32-36页 |
一、宗教的社会政治功能 | 第32-34页 |
二、宗教的文化心理功能 | 第34-35页 |
三、信仰与共产主义设想 | 第35-36页 |
第三节 关于宗教发展的现代启示 | 第36-38页 |
一、宗教的祛魅化——现代社会科技的发展对宗教教义的冲击 | 第36页 |
二、宗教的边缘化——现代社会结构的发展对宗教功能结构的冲击 | 第36页 |
三、宗教的世俗化——现代社会商品关系的发展对宗教作为精神需要的冲击 | 第36-37页 |
四、宗教的私人化一一现代社会政治结构的发展对宗教作为公共领域的冲击 | 第37-38页 |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宗教思想的当代价值 | 第38-51页 |
第一节 宗教在我国的当代走向 | 第38-40页 |
一、在意识形态及政治意向上的发展趋势 | 第38-39页 |
二、在社会适应及法律服从上的基本动向 | 第39页 |
三、在社会定位及公共作用上的可能选择 | 第39-40页 |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宗教思想的现实理论意义 | 第40-43页 |
一、宗教起因于自然和社会双重压迫 | 第40-41页 |
二、解决宗教问题依存于解决现实问题 | 第41页 |
三、宗教要适应其所处的社会和时代才能存在和延续 | 第41-42页 |
四、宗教改革预示着社会改革 | 第42页 |
五、从来世理想回到现世理想 | 第42-43页 |
六、社会主义不能立即消灭宗教 | 第43页 |
第三节 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 第43-51页 |
一、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理论依据 | 第43-44页 |
二、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基本政策 | 第44-46页 |
三、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实现途径 | 第46-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