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隆宗教思想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0页 |
·选题意义 | 第7-8页 |
·研究方法 | 第8页 |
·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第二章 邓隆生平 | 第10-19页 |
·考取功名前的生活 | 第10-11页 |
·家庭背景 | 第10页 |
·学习经历 | 第10-11页 |
·考取功名至辛亥革命前的生活 | 第11-13页 |
·初仕生涯 | 第11-12页 |
·此期著作 | 第12-13页 |
·辛亥革命后定居兰州的生活 | 第13-19页 |
·敬恭桑梓主要事迹 | 第13-16页 |
·此期著作 | 第16-19页 |
第三章 儒学、道教修养与民族宗教观 | 第19-27页 |
·儒学信仰之始 | 第19-22页 |
·教育背景的表现 | 第19-20页 |
·行事作风的表现 | 第20-22页 |
·道教信仰间杂 | 第22-25页 |
·道教的整体认识 | 第22-23页 |
·道教的信仰体现 | 第23-25页 |
·民族宗教观 | 第25-27页 |
·整体宗教观——万法归一 | 第25-26页 |
·民族观 | 第26-27页 |
第四章 佛教皈依 | 第27-37页 |
·对佛教的认识 | 第27-29页 |
·对佛教的整体印象 | 第27-28页 |
·主要作品 | 第28-29页 |
·显密双修 | 第29-31页 |
·显宗认识 | 第29-30页 |
·密宗认识 | 第30-31页 |
·佛教修习对其影响 | 第31-37页 |
·作品中的体现 | 第31-35页 |
·行为中的体现 | 第35-37页 |
第五章 由儒向佛转变原因探究 | 第37-45页 |
·独特的人生经历 | 第37-40页 |
·返兰之前的人生境遇 | 第37-38页 |
·丧母返乡 | 第38-39页 |
·个人素质 | 第39-40页 |
·深刻的民族、文化危机 | 第40-42页 |
·多民族地区如何发展 | 第40-41页 |
·中华面临亡国灭种的思考 | 第41-42页 |
·理论基础 | 第42-45页 |
·对佛教的研究 | 第42-43页 |
·佛教在乱世的作用 | 第43-44页 |
·其他理论分析 | 第44-45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45-49页 |
·邓隆思想的影响及作用 | 第45-46页 |
·敬恭桑梓的现实意义 | 第46-47页 |
·宗教思想之我见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1-52页 |
附录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