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论文

农民工返乡创业与一个村庄的变迁--基于空间理论的一种阐释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一、导论第9-21页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9-11页
        1. 问题的提出第9-10页
        2. 空间理论的视角及其意义第10-11页
    (二) 相关文献综述第11-16页
        1. 关于空间理论的研究第11-12页
        2. 关于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相关研究第12-16页
    (三) 研究主题与研究框架第16-21页
        1. 研究主题与基本概念第16-18页
        2. 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概述第18-19页
        3. 研究框架第19-21页
二、农民工的空间实践:返乡创业第21-27页
    (一)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形成机制第21-23页
        1.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制度性因素第21-22页
        2.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主体性因素第22-23页
    (二) 马岭返乡农民工的创业实践第23-27页
        1. 马岭返乡创业模式的特点第23-25页
        2. 马岭创业实践策略的选择第25-27页
三、物质空间的形成与再造第27-34页
    (一) 创业实践与基础设施建设第27-30页
        1. 创业投资规划情况第27-29页
        2. 基础设施建设第29-30页
    (二) 创业实践与产业基地建设第30-31页
        1. 蔬菜产业基地建设规划第30-31页
        2. 产业基地保障体系建设第31页
    (三) 创业实践与村民居住空间的改变第31-34页
        1. 老房变小楼,村民居住集中化第31-32页
        2. 集中供养,村民养老福利化第32-34页
四、社会空间的转变第34-39页
    (一) 创业实践与劳动空间的改变第34-36页
        1. 产业结构的调整第34-35页
        2. 现代化的管理制度第35-36页
    (二) 村民社会空间的变革第36-39页
        1. 身份的转变:从个体劳动者到职业劳动者第36-37页
        2. 传统人际关系的改变第37-39页
五、意义空间的建构与认同第39-47页
    (一) 马岭社区的空间意象第39-41页
        1. 道路第39-40页
        2. 节点第40-41页
        3. 标志物第41页
    (二) 马岭空间的象征意义第41-44页
        1. 现代化意义第42-43页
        2. “半个城里人”第43-44页
    (三) 马岭社区的空间认同——空间自豪感第44-47页
六、关于本项研究的总结与反思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尺寸变截面燃气导管电化学加工的阴极工装优化设计
下一篇:白车身混流焊装线物流仿真和投产序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