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器视觉的马铃薯自动检测分级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7-15页 |
·机器视觉技术概述 | 第7页 |
·马铃薯自动检测分级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7-9页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9-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摄像机的标定 | 第15-21页 |
·摄像机针孔成像模型 | 第15-17页 |
·摄像机的标定方法 | 第17-18页 |
·马铃薯检测系统摄像机标定 | 第18-20页 |
·张正友平面模板标定法 | 第18页 |
·马铃薯检测系统摄像机标定过程 | 第18-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马铃薯图像预处理 | 第21-29页 |
·灰度化 | 第21-23页 |
·中值滤波 | 第23-24页 |
·图像的分割 | 第24-26页 |
·双峰法 | 第25页 |
·大津法 | 第25-26页 |
·数学形态学处理 | 第26-28页 |
·二值图像的腐蚀和膨胀 | 第26-27页 |
·开运算和闭运算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四章 马铃薯形状检测分级 | 第29-42页 |
·图像的不变矩 | 第29-31页 |
·区域的等效椭圆 | 第31-32页 |
·边缘检测 | 第32-37页 |
·梯度算子 | 第33-34页 |
·Laplace 算子 | 第34页 |
·形态学边边缘检测 | 第34-36页 |
·边缘的细化 | 第36-37页 |
·形状特征的提取 | 第37-38页 |
·形状分类的BP 神经网络结构 | 第38-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五章 马铃薯外部缺陷检测 | 第42-49页 |
·RGB 彩色模型 | 第43-44页 |
·基于标准差的缺陷检测 | 第44-46页 |
·基于欧氏距离的绿皮检测 | 第46-47页 |
·马铃薯外部缺陷的判定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六章 马铃薯质量检测分级 | 第49-61页 |
·称重传感器的选择 | 第49-50页 |
·传感器输出信号的放大 | 第50-51页 |
·A/D 转换器的选择 | 第51-52页 |
·马铃薯质量检测系统硬件设计 | 第52-57页 |
·AD574 接口电路设计 | 第53-54页 |
·到位检测电路设计 | 第54-55页 |
·分级控制电路设计 | 第55页 |
·单片机与PC 通信接口电路设计 | 第55-56页 |
·报警电路设计 | 第56-57页 |
·马铃薯质量检测系统软件设计 | 第57-60页 |
·初始化模块程序设计 | 第57-58页 |
·通信模块程序设计 | 第58页 |
·检测模块程序设计 | 第58-59页 |
·控制模块程序设计 | 第59-60页 |
·报警模块程序设计 | 第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七章 马铃薯自动检测分级系统总体设计及试验结果 | 第61-66页 |
·马铃薯自动检测分级系统硬件总体设计 | 第61页 |
·马铃薯自动检测分级系统软件总体设计 | 第61-65页 |
·马铃薯分级试验 | 第65-66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66-67页 |
·后期研究展望 | 第67页 |
·结语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作者简介 | 第73-74页 |
导师简介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