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SUMMARY | 第3-10页 |
1 绪论 | 第10-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国外研究 | 第10-11页 |
·国内研究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与方法 | 第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12页 |
·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2 电子商务及农产品电子商务内涵 | 第13-24页 |
·电子商务的概念 | 第13页 |
·电子商务的一般模式 | 第13-14页 |
·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 | 第14-16页 |
·萌芽阶段(1997 年—2002 年) | 第14页 |
·高速增长阶段(2003 年—2006 年) | 第14-15页 |
·纵深发展阶段(2007 年至今) | 第15-16页 |
·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内涵 | 第16-24页 |
·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特点 | 第16-18页 |
·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 第18-24页 |
3 甘肃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 第24-28页 |
·甘肃农产品生产现状及流通中存在的问题 | 第24-25页 |
·甘肃农产品生产现状 | 第24页 |
·农产品流通存在的问题 | 第24-25页 |
·甘肃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和农业信息化建设 | 第25-28页 |
·甘肃电子商务发展状况 | 第25-26页 |
·甘肃省农业信息化建设状况 | 第26-28页 |
4 发展甘肃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可行性及模式研究 | 第28-38页 |
·发展甘肃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必要性 | 第28-32页 |
·甘肃省农产品电子商务是农业发展的需求 | 第28-31页 |
·甘肃省农产品电子商务解决农产品流通问题的需求 | 第31-32页 |
·农产品电子商务是推动甘肃省农产品出口增长的需求 | 第32页 |
·甘肃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可行性 | 第32-35页 |
·电子商务应用于农产品销售的基本前提条件 | 第32-33页 |
·发展甘肃省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可行性 | 第33-35页 |
·甘肃省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研究 | 第35-38页 |
·第三方交易市场模式 | 第35-37页 |
·B2B/C 模式 | 第37-38页 |
5 制约因素分析 | 第38-42页 |
·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难满足农产品电子商务的需求 | 第38页 |
·网站建设不足 | 第38页 |
·信息费用高阻碍了信息入户 | 第38页 |
·农民对电子商务的认识水平不高 | 第38-39页 |
·农产品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影响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 | 第39-40页 |
·企业生产规模小,档次水平低 | 第39页 |
·农产品标准化不完善 | 第39-40页 |
·利益联接机制不完善,产业链条不紧密 | 第40页 |
·农产品品牌营销意识欠缺 | 第40页 |
·物流配送体系落后,不利于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 | 第40-42页 |
·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滞后,服务薄弱 | 第40页 |
·农产品物流主体不成熟,组织化程度偏低 | 第40-41页 |
·农产品物流技术创新不足 | 第41-42页 |
6 发展对策 | 第42-46页 |
·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强化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基础 | 第42-43页 |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 第42页 |
·加强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整合利用 | 第42页 |
·设立多样化信息服务模式 | 第42-43页 |
·加快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竞争力 | 第43-44页 |
·农产品标准化生产 | 第43页 |
·加大品牌认定认证力度 | 第43-44页 |
·加快物流配送体系建设,为农产品电子商务提供保障 | 第44页 |
·鼓励电子商务网站建设,完善网站功能 | 第44页 |
·加强培训,提高农民意识及技能 | 第44-45页 |
·培养农村信息化人才,推动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 | 第45-46页 |
·引进人才,加强信息技能培训 | 第45页 |
·加快农村民经济人队伍建设 | 第45-46页 |
7 总结与讨论 | 第46-47页 |
·本文研究取得的成果 | 第46页 |
·本文研究不足之处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作者简介 | 第51-52页 |
导师简介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