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河口两座跨海大桥潮动力叠加影响的数值研究
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立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水动力模拟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区域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3 桥墩概化方法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4 桥墩对水流影响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15-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3.2 创新点 | 第15-16页 |
2 研究区域水文与工程概况 | 第16-21页 |
2.1 研究区域的界定与概述 | 第16-17页 |
2.2 河口水文特征 | 第17-19页 |
2.2.1 径流特征 | 第17页 |
2.2.2 潮汐特征 | 第17-18页 |
2.2.3 潮流特征 | 第18页 |
2.2.4 余流及波浪特征 | 第18-19页 |
2.3 大桥工程概况 | 第19-20页 |
2.3.1 杭州湾大桥工程概况 | 第19页 |
2.3.2 嘉绍大桥工程概况 | 第19-2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3 水动力数值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第21-35页 |
3.1 控制方程 | 第21-22页 |
3.2 数值解法 | 第22-25页 |
3.2.1 空间离散化 | 第22-24页 |
3.2.2 时间积分 | 第24页 |
3.2.3 定解条件 | 第24-25页 |
3.3 模型应用 | 第25-27页 |
3.3.1 研究区域的选定 | 第25页 |
3.3.2 计算网格及地形概化 | 第25-27页 |
3.3.3 模型参数选取 | 第27页 |
3.4 模型验证 | 第27-30页 |
3.4.1 潮流验证站位分布 | 第27-28页 |
3.4.2 潮流验证结果 | 第28-30页 |
3.5 潮动力分析 | 第30-3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4 跨海大桥模型建立及单独影响分析 | 第35-54页 |
4.1 小尺度模型的建立 | 第35-37页 |
4.2 桥墩网格处理 | 第37-41页 |
4.3 大桥工程对潮流的影响 | 第41-47页 |
4.3.1 杭州湾大桥工程的影响 | 第41-45页 |
4.3.2 嘉绍大桥工程的影响 | 第45-47页 |
4.4 大桥工程对潮位的影响 | 第47-51页 |
4.4.1 杭州湾大桥工程的影响 | 第47-49页 |
4.4.2 嘉绍大桥工程的影响 | 第49-51页 |
4.5 大桥工程对纳潮量的影响 | 第51-53页 |
4.5.1 杭州湾大桥工程的影响 | 第51-52页 |
4.5.2 嘉绍大桥工程的影响 | 第52-5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5 两座跨海大桥对潮动力的叠加影响 | 第54-62页 |
5.1 两座大桥对潮流的叠加影响 | 第54-56页 |
5.2 两座大桥对潮位的叠加影响 | 第56-59页 |
5.3 两座大桥对纳潮量的叠加影响 | 第59-6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2-65页 |
6.1 结论 | 第62-63页 |
6.2 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