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论文--污染生态学论文

典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蛋白核小球藻和四尾栅藻的毒性效应及机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31页
   ·表面活性剂第11-14页
     ·表面活性剂概述第11页
     ·表面活性剂应用现状第11-12页
     ·表面活性剂污染现状第12-13页
     ·表面活性剂的危害分析第13-14页
       ·土壤中表面活性剂的危害分析第13页
       ·水体表面活性剂的危害分析第13-14页
   ·藻类毒性实验第14-25页
     ·国内外研究状况第14-15页
     ·藻类毒性实验的应用第15-21页
     ·藻类毒性实验评价环境生态风险第21-25页
   ·定量构效关系(QSAR)第25-27页
     ·QSAR 概述第25-26页
     ·多元线性回归建模方法与技术第26-27页
     ·QSAR 研究的基本步骤第27页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第27-31页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7-28页
     ·论文的研究方案、研究路线和创新点第28-31页
第二章 表面活性剂对藻细胞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第31-51页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31-34页
   ·实验方法第34-39页
     ·藻种的培养第34页
     ·细胞浓度的测定第34-36页
     ·藻类生长抑制实验第36-37页
     ·藻细胞蛋白质含量的测定第37-39页
     ·藻细胞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第39页
   ·结果和讨论第39-50页
     ·表面活性剂对蛋白核小球藻和四尾栅藻生长的EC50第39-40页
     ·表面活性剂对蛋白核小球藻的96h 毒性抑制效应第40-43页
     ·表面活性剂对四尾栅藻的96h 毒性抑制效应第43-45页
     ·表面活性剂对藻细胞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第45-47页
     ·表面活性剂对藻细胞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47-49页
     ·讨论第49-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三章 表面活性剂对藻细胞凋亡和抗氧化机制的影响第51-63页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51-52页
     ·主要实验试剂第51页
     ·主要实验仪器第51-52页
   ·实验方法第52-53页
     ·SOD 活力的测定第52页
     ·MDA 含量的测定第52页
     ·细胞表面结构观察第52页
     ·流式细胞仪观察藻细胞凋亡状况第52-53页
   ·实验结果第53-61页
     ·表面活性剂对藻细胞SOD 活力和MDA 含量的影响第53-55页
     ·表面活性剂胁迫下藻细胞镜检观察第55-56页
     ·FCM 观察表面活性剂作用下藻细胞的凋亡/坏死第56-61页
   ·表面活性剂对藻细胞制毒的机理讨论第61-62页
     ·藻细胞在毒物胁迫下的抗氧化机制第61页
     ·表面活性剂对藻细胞膜的破坏机制第61-62页
   ·小结第62-63页
第四章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藻细胞毒性的QSAR 研究第63-72页
   ·表面活性剂理化参数和半致死浓度的确定第63-66页
     ·表面活性剂半致死浓度的确定第63-64页
     ·表面活性剂理化参数的确定第64-66页
     ·模型的建立和评价第66页
   ·表面活性剂对蛋白核小球藻毒性的QSAR 模型的建立第66-68页
     ·模型的最优方程及主要指标的确定第66-67页
     ·模型的稳定性和预测性能的检验第67-68页
   ·表面活性剂对四尾栅藻毒性的QSAR 模型的建立第68-70页
     ·模型的最优方程及主要指标的确定第68-69页
     ·模型的稳定性和预测性能的检验第69-70页
   ·两种QSAR 模型的对比与参数机理讨论第70-71页
   ·小结第71-72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72-74页
   ·结论第72-73页
   ·论文不足之处第73页
   ·建议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8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及录用的论文第81-82页
致谢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创意人才能力素质模型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
下一篇:氧化锰分子筛低温氨选择性催化还原氮氧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