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0页 |
1.2 SCR烟气脱硝技术 | 第10-11页 |
1.3 废弃催化剂的来源与危害 | 第11-13页 |
1.4 国内外回收现状 | 第13-14页 |
1.4.1 国外废弃催化剂回收情况 | 第13页 |
1.4.2 国内废弃催化剂回收现状 | 第13-14页 |
1.5 废弃催化剂的主要回收方法概述 | 第14-17页 |
1.5.1 焙烧-浸出法 | 第14-15页 |
1.5.2 浸出法 | 第15-17页 |
1.5.3 氯化法 | 第17页 |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7-18页 |
1.7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2章 SCR催化剂的成分分析与实验方法 | 第19-24页 |
2.1 仪器及试剂 | 第19-20页 |
2.2 成分分析 | 第20页 |
2.3 回收方法研究 | 第20-21页 |
2.4 不同成分的测定方法 | 第21-23页 |
2.4.1 钒的测定方法 | 第21-22页 |
2.4.2 钨的测定方法 | 第22-23页 |
2.4.3 钛的测定方法 | 第2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废弃SCR催化剂中钒和钨碱性浸取工艺条件的实验研究 | 第24-31页 |
3.1 浸出实验 | 第24页 |
3.2 碱性浸出工艺正交实验分析 | 第24-26页 |
3.3 碱性浸出工艺单因素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6-30页 |
3.3.1 NaOH浓度对钒和钨浸出效率的影响 | 第26-27页 |
3.3.2 固液比对钒和钨浸出效率的影响 | 第27页 |
3.3.3 粒径对钒和钨的浸出效率的影响 | 第27-28页 |
3.3.4 温度对钒和钨浸出效率的影响 | 第28-29页 |
3.3.5 浸出时间对钒和钨浸出效率的影响 | 第29-3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4章 废弃催化剂中钒和钨的回收 | 第31-36页 |
4.1 浸出液中钒和钨的钙化沉淀 | 第31页 |
4.2 钒的选择性浸出 | 第31-34页 |
4.2.1 浸出温度的影响 | 第31-32页 |
4.2.2 固液比的影响 | 第32-33页 |
4.2.3 溶液pH值的影响 | 第33-34页 |
4.2.4 浸出时间的影响 | 第34页 |
4.3 钒的回收 | 第34-35页 |
4.4 钨的回收 | 第3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5章 废弃SCR催化剂中钛钠化焙烧工艺条件的实验研究 | 第36-44页 |
5.1 钠化焙烧的回收工艺 | 第36-37页 |
5.2 钠化焙烧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7-39页 |
5.2.1 焙烧温度对二氧化钛回收率的影响 | 第37-38页 |
5.2.2 碳酸钠和废弃催化剂质量比对二氧化钛回收率的影响 | 第38页 |
5.2.3 焙烧时间对二氧化钛回收率的影响 | 第38-39页 |
5.2.4 最佳焙烧条件 | 第39页 |
5.3 熟料水浸及酸洗的正交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9-40页 |
5.4 熟料水浸及酸洗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0-43页 |
5.4.1 浸出所需热水量对二氧化钛回收率的影响 | 第40-41页 |
5.4.2 浸出热水温度对二氧化钛回收率的影响 | 第41-42页 |
5.4.3 浸出时间对二氧化钛回收率的影响 | 第42页 |
5.4.4 硫酸水洗稀硫酸用量对二氧化钛回收率的影响 | 第42-43页 |
5.5 钛的回收 | 第43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6章 产物分析与经济可行性分析 | 第44-48页 |
6.1 产物分析 | 第44-45页 |
6.2 经济可行性分析 | 第45-47页 |
6.2.1 成本估算 | 第45-46页 |
6.2.2 产品产值估算 | 第46页 |
6.2.3 设备投资估算 | 第46-47页 |
6.2.4 经济分析 | 第47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7章 结论 | 第48-50页 |
7.1 结论 | 第48-49页 |
7.2 展望与设想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