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育心理学论文--教学心理学(课堂教育心理学)论文

中职心理健康教育移动学习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以青岛艺术学校为例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第1章 绪论第12-21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14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4-17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6-17页
    1.3 研究的目的和内容第17-18页
        1.3.1 研究目的第17-18页
        1.3.2 研究内容第18页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8-20页
        1.4.1 研究思路第18-19页
        1.4.2 研究方法第19-20页
    1.5 本章小结第20-21页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第21-25页
    2.1 概念界定第21-22页
        2.1.1 移动学习的概念界定第21页
        2.1.2 心理健康的概念界定第21-22页
    2.2 理论基础与研究依据第22-24页
        2.2.1 理论基础第22-23页
        2.2.2 研究依据第23-24页
    2.3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3章 中职心理健康教育移动学习资源需求分析第25-34页
    3.1 问卷的编制和实施第25-26页
        3.1.1 问卷设计目的和思路第25页
        3.1.2 问卷结构第25页
        3.1.3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第25-26页
    3.2 问卷结果统计与数据分析第26-30页
        3.2.1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第26页
        3.2.2 学生移动学习情况统计和数据分析第26-27页
        3.2.3 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移动学习资源的需求第27-30页
    3.3 教师访谈及结果分析第30-32页
    3.4 调查总结第32-33页
    3.5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4章 中职心理健康教育移动学习资源建设第34-51页
    4.1 中职心理健康课程特点第34页
    4.2 心理健康教育移动学习资源建设的设计理念第34-36页
        4.2.1《指导纲要》提出了总体要求第34-35页
        4.2.2 立足中职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第35-36页
    4.3 心理健康教育移动学习资源建设的原则第36-38页
        4.3.1 符合中职学生学习特点第36-37页
        4.3.2 符合学习理论的要求第37页
        4.3.3 注重资源呈现形式的多样性第37页
        4.3.4 注重媒体资源的微型化第37页
        4.3.5 注重交互功能和及时反馈第37-38页
        4.3.6 注重调动学生家长的参与积极性第38页
    4.4 中职心理健康教育移动学习资源设计流程第38-43页
        4.4.1 需求分析第39-41页
        4.4.2 模块设计第41-42页
        4.4.3 学习资源设计第42-43页
    4.5 中职心理健康课程移动学习资源设计范例——以《学会休闲》为例第43-50页
        4.5.1 教学内容分析第43页
        4.5.2 学习目标分析第43-44页
        4.5.3 知识模块划分第44页
        4.5.4 学习内容设计第44-45页
        4.5.5 体验活动设计第45-46页
        4.5.6 媒体资源设计第46-48页
        4.5.7 拓展训练设计第48页
        4.5.8 资源上传和管理第48-50页
    4.6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5章 中职心理健康教育移动学习资源应用效果分析第51-64页
    5.1 教学实验实施方案第51-54页
        5.1.1 实验对象第51页
        5.1.2 移动学习安排第51-52页
        5.1.3 教师对移动学习的控制第52-54页
    5.2 移动学习资源满意度分析第54-56页
        5.2.1 问卷编制、发放与回收第54页
        5.2.2 满意度调查数据分析第54-56页
    5.3 家庭情绪表达状况分析第56-58页
        5.3.1 研究工具与对象第57页
        5.3.2 测量过程第57页
        5.3.3 家庭情绪表达状况分析第57-58页
    5.4 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第58-62页
        5.4.1 研究工具与对象第58-59页
        5.4.2 测量过程第59-60页
        5.4.3 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第60-62页
    5.5 实验结论第62-63页
    5.6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6章 研究结论、不足与展望第64-66页
    6.1 研究总结第64页
    6.2 研究的不足第64-65页
    6.3 研究展望第65-66页
注释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1页
附录 1:青岛艺术学校高一年级心理健康移动学习现状及需求调查问卷第71-73页
附录 2:教师访谈提纲第73-74页
附录 3:《学会休闲》导学案第74-76页
附录 4:心理健康教育移动学习资源满意度调查问卷第76-7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第77-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非营利组织内部治理结构对财务透明度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颍上县农村信用社改革绩效评价--基于Yaron评价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