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前言 | 第12-18页 |
1.1 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1.1 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 第12-13页 |
1.1.2 通天河及江源区综合规划研究 | 第13-14页 |
1.1.3 通天河及江源区陆生生态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5页 |
1.3 综合规划工程概况 | 第15-17页 |
1.4 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2 通天河及江源区陆生生态现状 | 第18-48页 |
2.1 引言 | 第18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18-19页 |
2.2.1 评价范围 | 第18页 |
2.2.2 评价方法 | 第18-19页 |
2.3 结果 | 第19-45页 |
2.3.1 功能区划 | 第19-20页 |
2.3.2 生态系统及景观 | 第20-27页 |
2.3.3 陆生植物 | 第27-34页 |
2.3.4 陆生动物 | 第34-41页 |
2.3.5 生态敏感区 | 第41-43页 |
2.3.6 陆生生态变化趋势 | 第43-45页 |
2.4 结论与讨论 | 第45-48页 |
2.4.1 功能区划 | 第45-46页 |
2.4.2 生态系统及景观现状 | 第46页 |
2.4.3 陆生植物现状 | 第46-47页 |
2.4.4 陆生动物现状 | 第47-48页 |
3 通天河及江源区综合规划对陆生生态的影响 | 第48-68页 |
3.1 引言 | 第48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48页 |
3.2.1 环境影响识别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 第48页 |
3.2.2 影响预测与评价方法 | 第48页 |
3.3 结果 | 第48-65页 |
3.3.1 环境影响识别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48-50页 |
3.3.2 对功能区划的影响 | 第50-51页 |
3.3.3 对生态系统及景观的影响 | 第51-54页 |
3.3.4 对陆生植物的影响 | 第54-59页 |
3.3.5 对陆生动物的影响 | 第59-62页 |
3.3.6 对生态敏感区的影响 | 第62-63页 |
3.3.7 规划实施后陆生生态变化趋势 | 第63-65页 |
3.4 结论与讨论 | 第65-68页 |
3.4.1 对功能区划的影响 | 第65页 |
3.4.2 对生态系统及景观的影响 | 第65-66页 |
3.4.3 对陆生植物的影响 | 第66页 |
3.4.4 对陆生动物的影响 | 第66-67页 |
3.4.5 对生态敏感区的影响 | 第67-68页 |
4 通天河及江源区综合规划陆生生态影响减缓对策和措施 | 第68-71页 |
4.1 引言 | 第68页 |
4.2 预防对策和措施 | 第68-69页 |
4.3 减缓和最小化措施 | 第69-70页 |
4.4 恢复和补偿措施 | 第70-71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5.1 结论 | 第71页 |
5.2 创新点 | 第71-72页 |
5.3 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展望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81页 |
附图 | 第81-84页 |
图版 | 第84-8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或拟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9-90页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