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普通生物学论文--生态学(生物生态学)论文

通天河及江源区综合规划陆生生态影响评价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1 前言第12-18页
    1.1 研究现状第12-15页
        1.1.1 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第12-13页
        1.1.2 通天河及江源区综合规划研究第13-14页
        1.1.3 通天河及江源区陆生生态研究现状第14-15页
    1.2 研究区域概况第15页
    1.3 综合规划工程概况第15-17页
    1.4 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第17-18页
2 通天河及江源区陆生生态现状第18-48页
    2.1 引言第18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18-19页
        2.2.1 评价范围第18页
        2.2.2 评价方法第18-19页
    2.3 结果第19-45页
        2.3.1 功能区划第19-20页
        2.3.2 生态系统及景观第20-27页
        2.3.3 陆生植物第27-34页
        2.3.4 陆生动物第34-41页
        2.3.5 生态敏感区第41-43页
        2.3.6 陆生生态变化趋势第43-45页
    2.4 结论与讨论第45-48页
        2.4.1 功能区划第45-46页
        2.4.2 生态系统及景观现状第46页
        2.4.3 陆生植物现状第46-47页
        2.4.4 陆生动物现状第47-48页
3 通天河及江源区综合规划对陆生生态的影响第48-68页
    3.1 引言第48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48页
        3.2.1 环境影响识别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第48页
        3.2.2 影响预测与评价方法第48页
    3.3 结果第48-65页
        3.3.1 环境影响识别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48-50页
        3.3.2 对功能区划的影响第50-51页
        3.3.3 对生态系统及景观的影响第51-54页
        3.3.4 对陆生植物的影响第54-59页
        3.3.5 对陆生动物的影响第59-62页
        3.3.6 对生态敏感区的影响第62-63页
        3.3.7 规划实施后陆生生态变化趋势第63-65页
    3.4 结论与讨论第65-68页
        3.4.1 对功能区划的影响第65页
        3.4.2 对生态系统及景观的影响第65-66页
        3.4.3 对陆生植物的影响第66页
        3.4.4 对陆生动物的影响第66-67页
        3.4.5 对生态敏感区的影响第67-68页
4 通天河及江源区综合规划陆生生态影响减缓对策和措施第68-71页
    4.1 引言第68页
    4.2 预防对策和措施第68-69页
    4.3 减缓和最小化措施第69-70页
    4.4 恢复和补偿措施第70-71页
5 结论与展望第71-73页
    5.1 结论第71页
    5.2 创新点第71-72页
    5.3 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展望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81页
附图第81-84页
图版第84-8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或拟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9-90页
致谢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父母教养行为与青少年学校适应:亲子依恋和自我表露的链式中介作用
下一篇:初中生感知的父母冲突与问题性网络使用--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