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金融法论文

互联网金融犯罪的防控制度探析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9-10页
一、互联网金融犯罪概述第10-17页
    (一) 互联网金融的定义及种类第10-12页
        1. 互联网金融定义第10-11页
        2. 互联网金融的种类第11-12页
    (二) 互联网金融犯罪类型及特点第12-14页
        1. 互联网金融犯罪的类型第12-13页
        2. 互联网金融犯罪的特点第13-14页
    (三) 当前我国防控互联网金融犯罪的立法概况第14-17页
        1. 刑事法律中防控互联网金融犯罪的规定第14-15页
        2. 行政法规中防控互联网金融犯罪的规定第15-17页
二、我国互联网金融犯罪的现状及成因分析第17-25页
    (一) 我国互联网金融犯罪的现状第17-19页
        1. 互联网金融涉及第三方支付类的犯罪第17页
        2. 互联网金融涉及集资类的犯罪第17-18页
        3. 互联网金融涉及洗钱、非法经营类犯罪第18-19页
    (二) 我国互联网金融犯罪的成因第19-25页
        1. 我国互联网金融犯罪立法层面的原因第19-20页
        2. 我国互联网金融犯罪司法层面的原因第20-23页
        3. 我国互联网金融犯罪社会层面的原因第23-25页
三、国外防控互联网金融犯罪的立法与实践研究第25-29页
    (一) 发达国家防控互联网金融犯罪立法研究第25-27页
        1. 对第三方网络支付的监管第25页
        2. 对互联网信贷的监管第25-26页
        3. 对众筹融资平台的监管第26-27页
    (二) 发达国家防控互联网金融犯罪实践研究第27-29页
        1. 发达国家打击互联网金融犯罪专门组织第27页
        2. 发达国家打击互联网金融犯罪的国际合作第27-29页
四、我国互联网金融犯罪的防控制度第29-37页
    (一) 完善维护互联网金融安全的相关立法第29-30页
        1. 加快刑事立法速度,填补互联网金融犯罪领域的法律空白第29页
        2. 健全金融法律体系,弥补防控互联网金融犯罪的缺位第29-30页
    (二) 提高司法机关打击互联网金融犯罪的能力第30-34页
        1. 在队伍建设上的互联网思维第30-31页
        2. 在调查取证上的互联网思维第31-32页
        3. 在追缴赃款上的互联网思维第32-33页
        4. 在维护稳定上的互联网思维第33-34页
    (三) 加强防控互联网金融犯罪的社会治理第34-37页
        1. 多途径广泛宣传,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第34-35页
        2. 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掌握互联网核心技术第35页
        3. 加强国际间的协作与交流第35-37页
结语第37-38页
注释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1页
致谢第41-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纯粹经济损失救济研究
下一篇:我国消费者反悔权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