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金属结构论文--钢结构论文

T型钢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及消能减震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5页
    1.1 引言第14页
    1.2 地震的灾害第14-15页
    1.3 抗震设计的理论发展第15-16页
    1.4 高层建筑的结构特点第16-17页
    1.5 不规则结构的概述第17-20页
    1.6 钢结构的发展与优势第20-21页
    1.7 普通高层钢结构体系第21-24页
        1.7.1 纯框架体系第21-22页
        1.7.2 交错桁架体系第22-23页
        1.7.3 框架-支撑体系第23页
        1.7.4 框架-剪力墙体系第23-24页
    1.8 本文研究的内容与意义第24-25页
第二章 结构的抗震理论分析方法第25-42页
    2.1 抗震设防的目的和要求第25页
    2.2 模态分析法第25-27页
    2.3 反应谱分析法第27-31页
        2.3.1 单自由度体系第27-30页
        2.3.2 多自由度体系第30-31页
    2.4 时程分析法第31-38页
        2.4.1 结构的力学模型第31-33页
        2.4.2 关于地震波的选取第33-34页
        2.4.3 选取地震波的方法第34页
        2.4.4 时程分析法的理论部分第34-38页
    2.5 Pushover分析法第38-41页
        2.5.1 Pushover侧向加载模式的基本假定第38页
        2.5.2 Pushover的优缺点第38-39页
        2.5.3 Pushover的理论分析方法第39-41页
    2.6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三章 T型不规则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第42-74页
    3.1 SAP2000软件简介第42页
    3.2 SAP2000模型的单元类型第42-43页
    3.3 模型的概况第43-44页
    3.4 模态分析第44-49页
        3.4.1 结构的自振特性第44-46页
        3.4.2 结构的振型特点第46-49页
    3.5 反应谱分析第49-54页
        3.5.1 分析概况第49-50页
        3.5.2 楼层位移和层间位移角第50-54页
    3.6 多遇地震下的线性时程分析第54-63页
        3.6.1 地震波的选取第54-57页
        3.6.2 线性时程分析的计算结果第57-63页
        3.6.3 线性时程分析下的顶层位移时程曲线第63页
    3.7 罕遇地震下的非线性时程分析第63-70页
        3.7.1 概述第63-64页
        3.7.2 非线性时程分析的计算结果第64-70页
    3.8 Pushover分析第70-73页
        3.8.1 塑性铰的概述第70-71页
        3.8.2 多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性能点分析第71页
        3.8.3 塑性铰的分布情况第71-73页
    3.9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四章 T型不规则结构的消能减震分析第74-89页
    4.1 概述第74页
    4.2 带有消能减震装置的优越性第74页
    4.3 消能减震装置的分类第74-75页
    4.4 粘弹性阻尼器的类型第75-76页
    4.5 消能减震体系的特性第76-77页
    4.6 结构的消能减震原理第77-78页
    4.7 粘弹性阻尼器的工作原理第78-79页
    4.8 粘弹性阻尼器的恢复力模型第79-81页
    4.9 粘弹性阻尼的减震设计方法第81-88页
        4.9.1 粘弹性阻尼器平面布置的最优方式第82-85页
        4.9.2 粘弹性阻尼器空间布置的最优方式第85-88页
    4.10 本章小结第88-89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89-91页
    5.1 结论第89-90页
    5.2 展望第90-91页
参考文献第91-94页
致谢第94-95页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生活在中国人中间》第十七章、十八章及《中国北方游记》第七章、第八章翻译实践报告
下一篇:《2013统一超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书》英译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