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基因工程(遗传工程)论文

海洋球石藻病毒参与宿主新型鞘脂类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功能分析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引言第11-22页
    1.1 鞘脂类的概述第11-15页
        1.1.1 鞘脂的分类第11页
        1.1.2 鞘脂类代谢第11-12页
        1.1.3 食品中的鞘脂类第12-13页
        1.1.4 鞘脂类吸收第13页
        1.1.5 鞘脂类:癌症治疗和预防的新策略第13-14页
        1.1.6 鞘脂类作为新膳食的营养和安全性第14-15页
    1.2 病毒介导的海洋球石藻新型鞘脂类的代谢第15-17页
        1.2.1 海洋球石藻及其特异性感染病毒第15页
        1.2.2 病毒介导的海洋球石藻新型鞘脂类代谢特征第15-17页
    1.3 基因功能鉴定的方法和技术第17页
    1.4 酿酒酵母基因工程研究现状第17-19页
        1.4.1 酿酒酵母载体第18页
        1.4.2 基因功能的研究第18-19页
    1.5 微藻的遗传转化系统第19-20页
        1.5.1 真核微藻基因工程载体元件第19页
        1.5.2 真核微藻的转化方法第19-20页
        1.5.3 微藻基因工程的应用前景第20页
    1.6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0-22页
第2章 海洋球石藻病毒甾醇去饱和酶(SD)和脂肪酸去饱和酶(FAD)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第22-40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2-27页
        2.1.1 实验病毒株、藻株第22页
        2.1.2 实验试剂第22-23页
        2.1.3 实验仪器第23页
        2.1.4 EhV99B1病毒颗粒的浓缩第23页
        2.1.5 CTAB法提取EhV病毒基因组第23-24页
        2.1.6 SD基因和FAD基因的克隆第24-26页
        2.1.7 SD和FAD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26-27页
    2.2 实验结果第27-38页
        2.2.1 SD和FAD基因的扩增第27-28页
        2.2.2 重组质粒菌株的筛选第28-29页
        2.2.3 重组质粒双酶切验证第29页
        2.2.4 SD和FAD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29-38页
    2.3 讨论第38-39页
    2.4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3章 甾醇去饱和酶(SD)和脂肪酸去饱和酶(FAD)基因在酿酒酵母系统中的表达第40-55页
    3.1 材料和方法第40-47页
        3.1.1 菌株、载体和培养基第40-41页
        3.1.2 主要试剂和仪器第41-42页
        3.1.3 主要溶液的配制第42页
        3.1.4 重组载体pMD19-T-SD和pMD19-T-FAD的构建第42页
        3.1.5 重组质粒YES/CT-SD和YES/CT-FAD的构建第42-44页
        3.1.6 酿酒酵母INVSc1的复苏与保藏第44页
        3.1.7 酿酒酵母INVSc1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44页
        3.1.8 重组质粒在INVSc1中的转化和诱导表达第44-46页
        3.1.9 总脂的提取及薄层层析(TLC)第46-47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47-54页
        3.2.1 SD、FAD基因的扩增及重组T载体的构建第47页
        3.2.2 酵母表达载体pYES2/CT-SD、pYES2/CT-FAD的构建第47-49页
        3.2.3 酿酒酵母的复苏第49页
        3.2.4 重组表达载体在酿酒酵母INVSc1的转化第49-50页
        3.2.5 酿酒酵母菌落PCR的筛选第50-51页
        3.2.6 重组蛋白SDS-PAGE的检测第51-53页
        3.2.7 总脂的TLC分析第53-54页
    3.3 小结第54-55页
第4章 海洋球石藻(E.huxleyi)BOF92真核表达载体的优化第55-76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55-68页
        4.1.1 实验藻种第55页
        4.1.2 实验主要试剂第55-56页
        4.1.3 实验主要仪器第56页
        4.1.4 目的基因GFP、FCP-P、FCP-T、Bar的扩增第56-58页
        4.1.5 海洋球石藻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第58-63页
        4.1.6 海洋球石藻PEG介导的细胞转化及阳性转化子的筛选第63-64页
        4.1.7 PEG转化细胞中Bar基因在转录水平的检测第64-66页
        4.1.8 PEG转化细胞中Bar基因在翻译水平的检测第66-68页
    4.2 结果第68-74页
        4.2.1 GFP、FCP-P、FCP-T、Bar基因的T克隆及鉴定第68-69页
        4.2.2 重组表达载体psp73-FAP-Bar-FAT1-FBP-FAT2的构建与鉴定第69-70页
        4.2.3 重组表达载体psp73-FAP-GFP-FAT2的构建与鉴定第70-71页
        4.2.4 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第71-72页
        4.2.5 平板筛选第72页
        4.2.6 荧光定量检测Bar基因的绝对表达量第72-73页
        4.2.7 Western Blot分析Bar蛋白的表达第73-74页
    4.3 讨论第74页
    4.4 小结第74-76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76-78页
    5.1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第76页
    5.2 本论文的创新点第76-77页
    5.3 本论文的研究展望第77-78页
致谢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6页
附录第86-89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薄弱普通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探究--以梧州市第二中学为例
下一篇:影视资源引入高中语文教学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