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间性观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8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问题缘起 | 第9-14页 |
一、阅读教学中存在不足 | 第9-12页 |
二、新课改对阅读教学的新要求 | 第12-13页 |
三、阅读教学理论与实践需要探索与发展 | 第13-14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及方法思路 | 第14-18页 |
一、研究现状综述 | 第14-16页 |
二、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6-18页 |
第一章 文本间性理论概述及在阅读教学中的价值 | 第18-28页 |
第一节 文本间性理论概述 | 第18-21页 |
一、西方文本间性理论的兴起 | 第18-20页 |
二、文本间性理论在阅读教学实践中的发展 | 第20-21页 |
第二节 文本间性理论在中学阅读教学中的价值 | 第21-28页 |
一、整合阅读教学 | 第21-23页 |
二、提升教师专业发展 | 第23-25页 |
三、促进学生创造性阅读 | 第25-26页 |
四、文本由封闭走向开放 | 第26-28页 |
第二章 文本间性观在中学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 第28-39页 |
第一节 走进课文世界 | 第28-33页 |
一、营造开放的文本解读氛围 | 第28-29页 |
二、引导学生触发期待视野 | 第29-30页 |
三、立足于学生“最近发展区” | 第30-31页 |
四、揣摩作者、编者文本 | 第31-32页 |
五、生成教师、学生文本 | 第32-33页 |
第二节 走出课文世界 | 第33-37页 |
一、直面文本,为文本“去蔽” | 第33-34页 |
二、置文本于“文本群”中解读 | 第34-35页 |
三、纸文本与“超文本”有效结合 | 第35-36页 |
四、单篇与多篇文本间结构化联结 | 第36-37页 |
第三节 正视互文解读中的误读 | 第37-39页 |
第三章 案例分析 | 第39-46页 |
第一节 比较式互文解读 | 第39-43页 |
一、教材内文本间比读 | 第39-41页 |
二、教材内外文本间比读 | 第41-42页 |
三、同主题作品人物形象比较 | 第42-43页 |
第二节 嵌入式互文解读 | 第43-46页 |
结语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50-51页 |
后记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