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境行政处罚制度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3页 |
1.1 研究意义 | 第8页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4 创新之处 | 第11-13页 |
第2章 环境行政处罚制度的一般理论 | 第13-28页 |
2.1 环境行政处罚制度的相关概念 | 第13-14页 |
2.2 环境行政处罚制度的理论基础与价值追求 | 第14-21页 |
2.2.1 环境行政处罚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5-19页 |
2.2.2 环境行政处罚制度的价值追求 | 第19-21页 |
2.3 环境行政处罚制度的内容 | 第21-27页 |
2.3.1 主体 | 第21-25页 |
2.3.2 环境行政处罚的种类 | 第25页 |
2.3.3 环境行政处罚的程序 | 第25-27页 |
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我国环境行政处罚制度的运行 | 第28-43页 |
3.1 环境行政处罚制度运行的原则 | 第28-31页 |
3.1.1 环境行政处罚制度运行的一般原则 | 第28-29页 |
3.1.2 环境行政处罚制度运行的具体原则 | 第29-31页 |
3.2 环境行政处罚制度运行情况及发展 | 第31-33页 |
3.3 环境行政处罚制度运行所存在的问题及挑战 | 第33-38页 |
3.3.1 主体的问题 | 第33-35页 |
3.3.2 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35-38页 |
3.4 环境行政处罚制度运行的完善 | 第38-42页 |
3.4.1 主体的完善 | 第38-40页 |
3.4.2 运行过程中的完善 | 第40-42页 |
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我国环境行政处罚制度的监督 | 第43-53页 |
4.1 环境行政处罚制度监督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3-46页 |
4.1.1 对环境行政处罚制度监督缺乏针对性 | 第43-44页 |
4.1.2 各种监督形式本身存在一定的问题 | 第44页 |
4.1.3 多种主体监督机制未形成监督合力 | 第44-45页 |
4.1.4 监督缺乏连续性和延展性 | 第45-46页 |
4.2 环境行政处罚制度监督机制的完善 | 第46-52页 |
4.2.1 以权力制约权力 | 第46-49页 |
4.2.2 以权利对抗权力 | 第49-51页 |
4.2.3 以程序控制权力 | 第51-52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结语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