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词 | 第8-10页 |
摘要 | 第10-13页 |
ABSTRACT | 第13-15页 |
第一章 双斑獐牙菜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 第16-71页 |
引言 | 第16-18页 |
1 化合物的结构与名称 | 第18-24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24-41页 |
2.1 新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 第24-34页 |
2.2 化合物对α-糖苷酶的体外抑制作用 | 第34-35页 |
2.3 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的抗氧化和肝脏、胰脏保护作用 | 第35-39页 |
2.3.1 对糖尿病大鼠血清和肝脏中MDA和SOD水平的影响 | 第35-36页 |
2.3.2 对糖尿病大鼠肝脏中CAT、GSH和GPx水平的影响 | 第36-37页 |
2.3.3 对糖尿病大鼠肝脏和胰脏组织的保护作用 | 第37-39页 |
2.4 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糖代谢的影响 | 第39-41页 |
2.4.1 对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的影响 | 第39-40页 |
2.4.2 对肝脏中GK和G6Pase活性的影响 | 第40-41页 |
3 实验部分 | 第41-69页 |
3.1 化学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41页 |
3.2 植物来源 | 第41-42页 |
3.3 提取分离 | 第42-45页 |
3.4 化合物1-6的酸水解反应 | 第45-46页 |
3.5 化合物的物理常数和波谱数据 | 第46-64页 |
3.6 化合物对α-糖苷酶的体外抑制活性实验 | 第64页 |
3.7 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的抗氧化和糖代谢作用实验 | 第64-69页 |
3.7.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64页 |
3.7.2 实验动物与分组 | 第64-65页 |
3.7.3 抗氧化生化指标的测定 | 第65-66页 |
3.7.4 肝脏和胰腺的组织病理学检查 | 第66-67页 |
3.7.5 肝糖原和肌糖原的检测 | 第67-68页 |
3.7.6 肝脏中糖代谢关键酶活性的检测 | 第68-69页 |
4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二章 八角枫的化学成分及抗炎活性研究 | 第71-105页 |
引言 | 第71-72页 |
1 化合物的结构与名称 | 第72-76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76-85页 |
2.1 新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 第76-80页 |
2.2 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抗炎活性结果 | 第80-85页 |
2.2.1 对RAW264.7细胞活性的影响 | 第80-81页 |
2.2.2 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中NO的影响 | 第81-82页 |
2.2.3 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中PGE_2的影响 | 第82页 |
2.2.4 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中TNF-α的影响 | 第82-83页 |
2.2.5 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中IL-1β的影响 | 第83-84页 |
2.2.6 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IL-6的影响 | 第84-85页 |
3 实验部分 | 第85-104页 |
3.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85页 |
3.2 植物来源 | 第85页 |
3.3 提取分离 | 第85-88页 |
3.4 化合物1-3的酸水解反应 | 第88-89页 |
3.5 化合物的物理常数和波谱数据 | 第89-101页 |
3.6 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抗炎活性实验 | 第101-104页 |
3.6.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101页 |
3.6.2 细胞培养及诱导 | 第101-102页 |
3.6.3 细胞增殖实验 | 第102页 |
3.6.4 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中炎症因子的测定 | 第102-104页 |
4 本章小结 | 第104-105页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105-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18页 |
综述 八角枫属植物的资源、化学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第118-142页 |
1 八角枫属植物的形态特征及资源分布 | 第118-122页 |
2 八角枫属植物的化学成分 | 第122-130页 |
2.1 生物碱类化合物 | 第122-126页 |
2.2 酚苷类成分 | 第126-128页 |
2.3 其他类成分 | 第128-130页 |
3 八角枫属植物的药理作用 | 第130-136页 |
3.1 抗菌作用 | 第130-131页 |
3.2 抗癌作用 | 第131-132页 |
3.3 抗糖尿病作用 | 第132页 |
3.4 抗氧化作用 | 第132-133页 |
3.5 抗炎作用 | 第133-134页 |
3.6 对平滑肌和骨骼肌的作用 | 第134页 |
3.7 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 第134-135页 |
3.8 其他作用 | 第135-136页 |
参考文献 | 第136-142页 |
致谢 | 第142-143页 |
附录Ⅰ: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143-144页 |
附录Ⅱ:双斑獐牙菜中新化合物的NMR谱 | 第144-158页 |
附录Ⅲ:八角枫中新化合物的NMR谱 | 第158-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