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1 境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 第16页 |
1.3 论文框架 | 第16-19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 | 第19-28页 |
2.1 营业税 | 第19-20页 |
2.1.1 营业税概念 | 第19页 |
2.1.2 营业税的特点 | 第19页 |
2.1.3 营业税的利弊 | 第19-20页 |
2.2 增值税 | 第20-22页 |
2.2.1 增值税的概念 | 第20页 |
2.2.2 增值税的特点 | 第20-21页 |
2.2.3 增值税的利弊 | 第21-22页 |
2.3“营改增”理论 | 第22-24页 |
2.3.1“营改增”的概念 | 第22页 |
2.3.2“营改增”的进程 | 第22-23页 |
2.3.3“营改增”的意义 | 第23-24页 |
2.4 税收筹划理论 | 第24-28页 |
2.4.1 税收筹划的概念 | 第24-25页 |
2.4.2 税收筹划的内容 | 第25页 |
2.4.3 税收筹划的原则 | 第25-26页 |
2.4.4 税收筹划的方法 | 第26-28页 |
第3章 XX公司“营改增”税负现状及成因分析 | 第28-40页 |
3.1 建筑业“营改增”概述 | 第28-29页 |
3.1.1 建筑业“营改增”的机遇 | 第28-29页 |
3.1.2 建筑业“营改增”的挑战 | 第29页 |
3.2 XX公司情况简介 | 第29-31页 |
3.2.1 公司简介 | 第29-30页 |
3.2.2 组织架构 | 第30页 |
3.2.3 企业资质 | 第30-31页 |
3.2.4 企业文化 | 第31页 |
3.3 XX公司“营改增”税负现状 | 第31-35页 |
3.3.1 建筑业“营改增”税负平衡点的测算 | 第31-32页 |
3.3.2 XX公司“营改增”数据 | 第32-34页 |
3.3.3 XX公司“营改增”整体税负测算 | 第34页 |
3.3.4 XX公司“营改增”一般计税项目税负测算 | 第34-35页 |
3.4 XX公司“营改增”税负变化成因分析 | 第35-40页 |
3.4.1 纳税义务提前实现 | 第35-36页 |
3.4.2 人工成本支出占比较高 | 第36-38页 |
3.4.3 部分进项抵扣困难 | 第38-39页 |
3.4.4 进项抵扣不够充分 | 第39-40页 |
第4章 XX公司“营改增”税收筹划方案设计 | 第40-52页 |
4.1 XX公司税收筹划方法和设计思路 | 第40-41页 |
4.1.1 XX公司税收筹划总体目标 | 第40页 |
4.1.2 XX公司税收筹划方法 | 第40-41页 |
4.1.3 XX公司税收筹划设计思路 | 第41页 |
4.2 XX公司税收筹划设计方案 | 第41-48页 |
4.2.1 纳税人身份筹划 | 第41-43页 |
4.2.2 合理递延纳税筹划 | 第43-44页 |
4.2.3 增加进项抵扣筹划 | 第44-47页 |
4.2.4 利用税收政策筹划 | 第47-48页 |
4.3 XX公司税收筹划管理建议 | 第48-52页 |
4.3.1 加强公司内控管理 | 第48-49页 |
4.3.2 提升人员专业素质 | 第49-50页 |
4.3.3 严格发票管控 | 第50-52页 |
结论 | 第52-54页 |
附录A:XX公司2016年认证抵扣发票明细 | 第54-58页 |
附录B:XX公司D项目成本支出结构表 | 第58-60页 |
个人简介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