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绪论 | 第12-22页 |
1.1 稀土离子简介 | 第12-15页 |
1.1.1 稀土离子的光学性质 | 第13页 |
1.1.2 稀土离子发光机理 | 第13-15页 |
1.2 稀土发光材料概述 | 第15-16页 |
1.3 稀土纳米发光材料 | 第16-19页 |
1.3.1 近红外上转换稀土荧光纳米材料 | 第17-19页 |
1.3.2 近红外下转换稀土荧光纳米材料 | 第19页 |
1.4 稀土纳米材料的表面修饰 | 第19-20页 |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20-22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2-29页 |
2.1 稀土纳米材料的常用制备方法 | 第22-23页 |
2.2 制备不同结构的NaGdF_4:Nd~(3+)纳米颗粒 | 第23-27页 |
2.2.1 共沉淀法制备小粒径NaGdF_4:Nd~(3+)纳米颗粒 | 第23-26页 |
2.2.2 共沉淀法制备1.0 mmol NaGdF_4:3%Nd~(3+)@NaGdF_4纳米颗粒 | 第26页 |
2.2.3 共沉淀法制备NaGdF_4:3 %Nd~(3+)@ NaYF_4纳米颗粒 | 第26-27页 |
2.2.4 共沉淀法制备掺杂K~+的NaGdF_4:3%Nd~(3+)纳米颗粒 | 第27页 |
2.2.5 水热法制备掺杂Ca~(2+)的NaGdF_4:3%Nd~(3+)纳米颗粒 | 第27页 |
2.3 发光纳米材料表征手段 | 第27-29页 |
3 小粒径NaGdF_4:Nd~(3+)纳米颗粒的形貌物相与发光性能研究 | 第29-37页 |
3.1 引言 | 第29页 |
3.2 油酸用量对NaGdF_4:Nd~(3+)纳米颗粒形貌的影响 | 第29-30页 |
3.3 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NaGdF_4:Nd~(3+)纳米颗粒形貌的影响 | 第30-33页 |
3.4 NaGdF_4:Nd~(3+)纳米颗粒形貌与物相 | 第33-34页 |
3.5 NaGdF_4:Nd~(3+)纳米颗粒的近红外发光特性研究 | 第34-3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4 同质/异质壳层结构纳米颗粒近红外发光增强特性研究 | 第37-45页 |
4.1 引言 | 第37页 |
4.2 同质核壳结构NaGdF_4:Nd~(3+)@NaGdF_4表面形貌 | 第37-38页 |
4.3 同质核壳结构NaGdF_4:Nd~(3+)@NaGdF_4近红外荧光性能研究 | 第38-41页 |
4.4 异质核壳结构NaGdF_4:Nd~(3+)@NaYF_4表面形貌 | 第41页 |
4.5 异质核壳结构NaGdF_4:Nd~(3+)@NaYF_4近红外荧光性能研究 | 第41-4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5 掺杂异质离子(K~+、Ca~(2+))的NaGdF_4:Nd~(3+)近红外发光增强特性研究 | 第45-54页 |
5.1 引言 | 第45页 |
5.2 K~+掺杂对NaGdF_4:Nd~(3+)纳米颗粒表面形貌和发光性能的影响 | 第45-49页 |
5.3 Ca~(2+)掺杂对NaGdF_4:Nd~(3+)纳米颗粒表面形貌和发光性能的影响 | 第49-5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6 NaGdF_4:Nd~(3+)纳米颗粒的光热效应 | 第54-58页 |
6.1 引言 | 第54页 |
6.2 NaGdF_4:Nd~(3+)纳米颗粒的光热效应 | 第54-57页 |
6.3 小结 | 第57-58页 |
7 总结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4-66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