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4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7页 |
一、核心素养的国际背景 | 第11-13页 |
二、核心素养的国内背景 | 第13-14页 |
三、选题之由来 | 第14-15页 |
四、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五、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6-17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7-24页 |
一、素养概述 | 第17-18页 |
二、核心素养概述 | 第18页 |
三、学业质量标准概述 | 第18-19页 |
四、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到学科核心素养 | 第19页 |
五、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概述 | 第19-21页 |
六、生命观念中“生命的物质性”概述 | 第21-24页 |
第二章 生命的物质性在高中生物学教学实施中的研究 | 第24-43页 |
第一节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教材分析 | 第24-32页 |
一、整体分析 | 第24-29页 |
二、局部分析 | 第29-32页 |
第二节 生命的物质性教学学业质量水平 | 第32-33页 |
第三节 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学情分析 | 第33页 |
第四节 教学设计 | 第33-38页 |
一、从全局出发分析和处理教材,使学生形成系统的生命观念 | 第34页 |
二、立足概念的构建,形成生命观念 | 第34-36页 |
三、注重“活动”的设计,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探讨和解决问题 | 第36-37页 |
四、组织科学探究的活动,训练学生的理性思维 | 第37-38页 |
五、注重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 | 第38页 |
第五节 改进教学评价促进核心素养实施 | 第38-40页 |
一、兼顾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多元目标评价 | 第38-39页 |
二、划分学业质量水平,循序渐进达标 | 第39页 |
三、改进教学评价方式 ,促进教学方式转变 | 第39-40页 |
四、以评促学,以评促教 | 第40页 |
第六节 命题建议 | 第40-43页 |
一、依据学业质量标准设置递进式考查级别 | 第40-41页 |
二、设置真实或高度仿真的作答情境,考察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 | 第41页 |
三、重视理性思维和探究能力的考查 | 第41页 |
四、试题命制规范化 | 第41-43页 |
第三章 高中生物学生命观念中生命的物质性教学例析 | 第43-50页 |
第一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教学设计 | 第43-46页 |
一、教材分析 | 第43-44页 |
二、学情分析 | 第44页 |
三、教学目标分析 | 第44-45页 |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 第45页 |
五、教学过程分析 | 第45页 |
六、板书设计要点 | 第45-46页 |
七、教学评价要点 | 第46页 |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教学设计 | 第46-50页 |
一、教材分析 | 第46-47页 |
二、学情分析 | 第47-48页 |
三、教学目标分析 | 第48页 |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 第48页 |
五、教学过程分析 | 第48-49页 |
六、板书设计要点 | 第49页 |
七、教学评价要点 | 第49-50页 |
第四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第50-52页 |
一、研究结论 | 第50页 |
二、研究展望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附录 | 第54-70页 |
附录 1: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教学设计 | 第54-59页 |
附录 2: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教材 | 第59-63页 |
附录 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教学设计 | 第63-66页 |
附录 4: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教材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作者简介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