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第一章 探望权主体在民事纠纷中的认定 | 第7-12页 |
| 一、案情介绍及争议焦点 | 第7页 |
| (一)案情介绍 | 第7页 |
| (二)争议焦点 | 第7页 |
| 二、案件相关法律问题分析 | 第7-10页 |
| (一)我国现有法律对探望权主体范围规定的现状 | 第7-8页 |
| (二)祖父母、外祖父母享有探望权主体符合我国传统文化 | 第8-9页 |
| (三)祖父母、外祖父母享有探望权主体资格具有天然的身份特征 | 第9页 |
| (四)祖父母、外祖父母享有探望权主体资格符合世界立法趋势 | 第9-10页 |
| 三、解决方法 | 第10-12页 |
| (一)将祖父母外祖父母探望权主体资格在相关法律中予以确定 | 第10页 |
| (二)法院应以调解为主,注重矛盾的化解 | 第10页 |
| (三)充分发挥亲朋好友的斡旋作用 | 第10-12页 |
| 第二章 探望权的中止事由及适用的法律程序 | 第12-22页 |
| 一、案情介绍及争议焦点 | 第12-13页 |
| (一)案情介绍 | 第12-13页 |
| (二)争议焦点 | 第13页 |
| 二、案件相关法律问题分析 | 第13-16页 |
| (一)探望权中止请求权人规定不恰当 | 第13-14页 |
| (二)探望权中止法定事由规定太过模糊 | 第14-15页 |
| (三)探望权中止法定程序规定过于简单 | 第15-16页 |
| 三、解决方法 | 第16-22页 |
| (一)将法定事由划分为绝对中止事由和相对中止事由 | 第16-18页 |
| (二)不属于中止探望权的事由 | 第18-19页 |
| (三)探望权中止法定程序的具体设计 | 第19-22页 |
| 第三章 探望权纠纷在民事诉讼强制执行中的法律适用 | 第22-28页 |
| 一、案情介绍及争议焦点 | 第22页 |
| (一)案情介绍 | 第22页 |
| (二)争议焦点 | 第22页 |
| 二、案件相关法律问题分析 | 第22-25页 |
| (一)法院裁判文书在执行程序中的缺陷 | 第23-24页 |
| (二)除被执行人外的其他人阻碍执行的情形 | 第24-25页 |
| (三)强制执行不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健康成长 | 第25页 |
| 三、解决方法 | 第25-28页 |
| (一)裁判文书中应详尽注明探望时间、次数、地点等事项 | 第25-26页 |
| (二)明确强制执行的协助义务人的范围 | 第26页 |
| (三)强制执行中应以调解为主 | 第26-28页 |
| 结语 | 第28-29页 |
| 参考文献 | 第29-30页 |
| 后记 | 第30-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