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8页 |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1.3 文章主要内容 | 第9页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9-10页 |
1.5 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 第10-11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1-18页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2.1.1 CBD的概念及起源 | 第11-12页 |
2.1.2 国内理论研究 | 第12-13页 |
2.2 楼宇经济概述 | 第13-15页 |
2.2.1 楼宇经济的定义 | 第13-14页 |
2.2.2 楼宇经济的形成要素 | 第14-15页 |
2.3 国外CBD发展经验 | 第15-18页 |
2.3.1“核心高强度”的曼哈顿模式 | 第15-16页 |
2.3.2“轴线扩展”的拉德芳斯模式 | 第16页 |
2.3.3“多核心城市结构”的新宿模式 | 第16-18页 |
第三章 天津市楼宇经济发展现状 | 第18-27页 |
3.1 天津市楼宇经济发展历程 | 第18页 |
3.2 天津市楼宇及楼宇税收现状 | 第18-23页 |
3.2.1 天津市楼宇经济三年间税收贡献现状 | 第18-20页 |
3.2.2 天津市“亿元楼宇”的发展现状 | 第20-21页 |
3.2.3 天津市楼宇区域分布现状 | 第21-22页 |
3.2.4 天津市楼宇经济产业分布现状 | 第22-23页 |
3.3 天津市发展楼宇经济的优势 | 第23-27页 |
3.3.1 历史文化及地理位置优势 | 第24-25页 |
3.3.2 天津市扶持楼宇经济发展的政策 | 第25-27页 |
第四章 天津市楼宇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27-34页 |
4.1 楼宇主体存在的问题 | 第27-29页 |
4.1.1 部分楼宇产权归属混乱 | 第27页 |
4.1.2 楼宇空置率逐年增加 | 第27-28页 |
4.1.3 楼宇内部及周边配套设施不完善 | 第28-29页 |
4.1.4 楼宇之间竞争激烈 | 第29页 |
4.2 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29-31页 |
4.2.1 第三产业发展迟缓 | 第29-30页 |
4.2.2 产业聚集效应缺失 | 第30页 |
4.2.3 总部及高端企业较少 | 第30-31页 |
4.3 税收征管存在的问题 | 第31-34页 |
4.3.1 征管力量相对企业数量较为薄弱 | 第31页 |
4.3.2 楼宇产权与物业管理分离 | 第31-32页 |
4.3.3 缺乏多部门联动的网络体系 | 第32-34页 |
第五章 天津市发展楼宇经济的建议 | 第34-49页 |
5.1 基于不同经济理论对天津市发展楼宇经济的建议 | 第34-41页 |
5.1.1 楼宇经济与总部经济 | 第34-35页 |
5.1.2 楼宇经济与产业集聚 | 第35-37页 |
5.1.3 楼宇经济与城市综合体 | 第37页 |
5.1.4 楼宇经济与特色街区经济 | 第37-38页 |
5.1.5 楼宇经济与会展经济 | 第38-39页 |
5.1.6 楼宇经济与地铁经济 | 第39-41页 |
5.2 对于发展具有天津特色的楼宇经济的建议 | 第41-45页 |
5.2.1 充分利用沿海港口优势 | 第41-42页 |
5.2.2 发扬老城区特色文化 | 第42-43页 |
5.2.3 借助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大潮 | 第43-45页 |
5.3 基于税收角度对加强楼宇经济监管的建议 | 第45-49页 |
5.3.1 多部门联动结合信息化管理加强楼宇信息共享 | 第45-46页 |
5.3.2 开展“以地控税”增加楼宇地方税种收入 | 第46-47页 |
5.3.3 定期分析楼宇税收数据以落实政策帮扶重点 | 第47-49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