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序言 | 第8-12页 |
1 绪论 | 第12-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1.3 提出问题 | 第13-14页 |
1.2 研究对象 | 第14-15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4 研究方案 | 第16-18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2 土地一级开发相关理论 | 第18-28页 |
2.1 土地一级开发的内涵及特点 | 第18-19页 |
2.1.1 土地一级开发的内涵 | 第18页 |
2.1.2 土地一级开发的特点 | 第18-19页 |
2.2 土地一级开发的运作模式、流程及主要成本组成 | 第19-25页 |
2.2.1 土地一级开发运作模式 | 第19-21页 |
2.2.2 土地一级开发流程 | 第21-24页 |
2.2.3 土地一级开发的主要成本组成 | 第24-25页 |
2.3 赢利模式相关理论 | 第25-28页 |
2.3.1 基本概念 | 第25-26页 |
2.3.2 赢利模式的重要性 | 第26页 |
2.3.3 成功赢利模式的共性 | 第26-28页 |
3 土地一级开发企业的主要赢利模式纷析 | 第28-40页 |
3.1 固定收益模式 | 第28-30页 |
3.1.1 固定收益模式论述 | 第28页 |
3.1.2 固定收益模式的分析 | 第28-29页 |
3.1.3 固定收益模式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 第29-30页 |
3.1.4 固定收益模式的评价 | 第30页 |
3.2 土地出让金直接分成模式 | 第30-33页 |
3.2.1 土地出让金直接分成模式的论述 | 第30-31页 |
3.2.2 土进出让金直接分成模式的分析 | 第31页 |
3.2.3 土地出让金直接分成模式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 第31-32页 |
3.2.4 土地出让金直接分成模式的评价 | 第32-33页 |
3.3 土地增值部分分成模式 | 第33-34页 |
3.3.1 土地增值部分分成模式的论述 | 第33页 |
3.3.2 土地增值部分分成模式的分析 | 第33-34页 |
3.3.3 土地增值部分分成模式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 第34页 |
3.3.4 土地增值部分分成模式的评价 | 第34页 |
3.4 优质配套设施及物业运营模式 | 第34-36页 |
3.4.1 优质配套设施及物业运营模式的论述 | 第34-35页 |
3.4.2 优质配套设施及物业运营模式的分析 | 第35页 |
3.4.3 优质配套设施及物业运营模式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 第35-36页 |
3.4.4 优质配套设施及物业运营模式的评价 | 第36页 |
3.5 以地抵资,一二级联动开发模式 | 第36-38页 |
3.5.1 以地抵资,一二级联动开发模式的论述 | 第36-37页 |
3.5.2 以地抵资,一二级联动开发模式的分析 | 第37页 |
3.5.3 以地抵资,一二级联动开发模式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 第37-38页 |
3.5.4 以地抵资,一二级联动开发模式的评价 | 第38页 |
3.6 土地一级开发企业的其他风险及防范措施 | 第38-40页 |
3.6.1 其他风险及防范措施 | 第38-40页 |
4 X公司案例研究 | 第40-52页 |
4.1 X公司及Y项目介绍 | 第40-41页 |
4.1.1 X公司介绍 | 第40页 |
4.1.2 Y土地一级开发项目介绍 | 第40-41页 |
4.2 X公司采用几种赢利模式分析 | 第41-49页 |
4.2.1 X公司对于Y项目成本的预测 | 第41-46页 |
4.2.2 X公司采用几种赢利模式的计算 | 第46-47页 |
4.2.3 X公司采用几种赢利模式的分析 | 第47-49页 |
4.3 X公司采用几种赢利模式的风险 | 第49-51页 |
4.3.1 风险带来的影响 | 第49-50页 |
4.3.2 应对风险的措施 | 第50-51页 |
4.4 X公司确定最终采用赢利模式 | 第51-52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2-55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52-53页 |
5.2 未来展望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附录A | 第57-58页 |
索引 | 第58-59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9-61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