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隧道照明的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3 远程监控系统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2-14页 |
第2章 远程监控系统的体系结构以及相关技术 | 第14-21页 |
2.1 远程监控系统的主要功能 | 第14页 |
2.2 远程监控系统的主要模式 | 第14-17页 |
2.2.1 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模式的体系结构 | 第14-16页 |
2.2.2 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模式的体系结构 | 第16页 |
2.2.3 C/S和B/S模式的比较 | 第16-17页 |
2.3 实现C/S模式的隧道照明远程监控系统的关键技术 | 第17-20页 |
2.3.1 面向对象的C | 第17-18页 |
2.3.2 Windows Socket技术 | 第18-20页 |
2.3.3 ODBC数据库访问技术 | 第2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3章 隧道智能照明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 | 第21-27页 |
3.1 隧道智能照明远程监控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21-23页 |
3.1.1 系统功能 | 第21-23页 |
3.1.2 系统工作过程 | 第23页 |
3.2 车辆行为感知设备子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 第23-24页 |
3.3 环境信息感知设备子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 第24页 |
3.4 隧道照明及调光子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 第24-25页 |
3.5 摄像机监控子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 第25页 |
3.6 隧道照明通信子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 第25页 |
3.7 隧道智能照明远程监控软件的组成及功能 | 第25-26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4章 隧道智能照明远程监控软件的设计 | 第27-53页 |
4.1 软件的开发环境 | 第27页 |
4.2 隧道洞口变电所端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 第27-43页 |
4.2.1 软件总体功能 | 第27页 |
4.2.2 软件拓扑结构 | 第27-28页 |
4.2.3 串口通信模块 | 第28页 |
4.2.4 PLC通信模块 | 第28-29页 |
4.2.5 调光模块 | 第29-35页 |
4.2.6 图像处理模块 | 第35-37页 |
4.2.7 与客户端软件基于TCP/IP的Socket通信模块 | 第37-39页 |
4.2.8 数据库模块 | 第39页 |
4.2.9 隧道洞口变电所端软件主要功能的界面实现 | 第39-43页 |
4.3 监控所端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 第43-50页 |
4.3.1 软件总体功能 | 第43-44页 |
4.3.2 软件拓扑结构 | 第44页 |
4.3.3 与服务器端软件基于TCP/IP的Socket通信模块 | 第44-45页 |
4.3.4 数据库模块 | 第45页 |
4.3.5 监控所端软件主要功能的界面实现 | 第45-50页 |
4.4 监控中心端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 第50-52页 |
4.4.1 监控中心端软件主要功能的界面实现 | 第50-5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实验验证及结果分析 | 第53-59页 |
5.1 隧道智能照明远程监控系统的运行结果 | 第53-54页 |
5.2 系统运行结果分析 | 第54-58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作者简介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