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1 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1.2 村委换届选举现状 | 第11-14页 |
1.2.1 村委演变历程 | 第11-12页 |
1.2.2 村委换届基本程序 | 第12-13页 |
1.2.3 基层政府参与村委换届情况 | 第13页 |
1.2.4 良庆区基本情况 | 第13-14页 |
1.3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第14-15页 |
1.3.1 研究的内容 | 第14页 |
1.3.2 研究的方法 | 第14页 |
1.3.3 理论研究工具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村委换届过程中的主要博弈现象分析 | 第15-20页 |
2.1 博弈主体分析 | 第15-17页 |
2.1.1 基层政府 | 第15-16页 |
2.1.2 大姓宗族 | 第16页 |
2.1.3 小姓宗族 | 第16-17页 |
2.1.4 村级精英 | 第17页 |
2.1.5 投机倒把者 | 第17页 |
2.2 主要博弈现象 | 第17-20页 |
2.2.1 多人博弈 | 第17-18页 |
2.2.2 合作博弈 | 第18页 |
2.2.3 零和博弈 | 第18页 |
2.2.4 智猪博弈 | 第18-19页 |
2.2.5 完全信息/不完全信息博弈 | 第19-20页 |
第三章 博弈模型搭建 | 第20-38页 |
3.1 模型要素解析 | 第20-22页 |
3.1.1 博弈主体 | 第20页 |
3.1.2 策略 | 第20页 |
3.1.3 支付 | 第20-21页 |
3.1.4 均衡 | 第21页 |
3.1.5 背景假设 | 第21-22页 |
3.2 不考虑基层政府介入的博弈模型 | 第22-29页 |
3.2.1 大姓宗族和小姓宗族博弈模型 | 第22-25页 |
3.2.2 村级精英和宗族博弈模型 | 第25-26页 |
3.2.3 投机倒把者博弈模型 | 第26-29页 |
3.3 基层政府介入的博弈模型 | 第29-35页 |
3.3.1 基层政府介入分析 | 第29页 |
3.3.2 基层政府介入的大姓宗族-小型宗族博弈模型 | 第29-31页 |
3.3.3 基层政府介入的村级精英-宗族博弈模型 | 第31-32页 |
3.3.4 基层政府介入的投机倒把者博弈模型 | 第32-35页 |
3.4 基层政府最优策略组研究 | 第35-38页 |
3.4.1 模型组要素设定 | 第35页 |
3.4.2 模型组搭建 | 第35-38页 |
第四章 意见建议 | 第38-44页 |
4.1 充分做好换届选举的前期准备工作,充当"筹备者"角色 | 第38-39页 |
4.1.1 博弈理论支撑 | 第38页 |
4.1.2 具体可行做法 | 第38-39页 |
4.2 仔细研究涉及换届选举各方势力的博弈关系,充当"分析者"角色 | 第39-40页 |
4.2.1 博弈理论支撑 | 第39页 |
4.2.2 具体可行做法 | 第39-40页 |
4.3 优化作用发挥,充当"服务者"角色 | 第40-42页 |
4.3.1 博弈理论支撑 | 第40-41页 |
4.3.2 具体可行做法 | 第41-42页 |
4.4 严守换届纪律,做到公平公开公正,充当"秩序维护者"角色 | 第42-44页 |
4.4.1 博弈理论支撑 | 第42页 |
4.4.2 具体可行做法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