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页 |
1.3 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4 研究的具体目标 | 第13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6 研究的论文框架与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城市轨道交通融资模式基础理论 | 第15-21页 |
2.1 城市轨道交通基本概念及特点 | 第15-16页 |
2.2 城市轨道交通融资基本概念及特点 | 第16-17页 |
2.3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2.3.1 公共物品理论 | 第17-18页 |
2.3.2 外部效应理论 | 第18-19页 |
2.4 城市轨道交通融资方式多样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第19-21页 |
2.4.1 融资方式多样化的必要性 | 第19-20页 |
2.4.2 融资方式多样化的可能性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融资的典型做法及启示 | 第21-25页 |
3.1 国外城市轨道交通融资的做法 | 第21-22页 |
3.1.1 英国伦敦做法 | 第21页 |
3.1.2 美国做法 | 第21页 |
3.1.3 日本做法 | 第21-22页 |
3.1.4 新加坡做法 | 第22页 |
3.2 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融资的做法 | 第22-23页 |
3.2.1 北京做法 | 第22页 |
3.2.2 上海做法 | 第22页 |
3.2.3 深圳做法 | 第22-23页 |
3.2.4 香港做法 | 第23页 |
3.3 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融资特点及启示 | 第23-25页 |
3.3.1 以政府为主体筹集建设资金是国际惯例 | 第23页 |
3.3.2 市场化融资离不开政府的强有力支持 | 第23-24页 |
3.3.3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方式由单一走向多样 | 第24页 |
3.3.4 加强沿线土地综合开发成为主流 | 第24-25页 |
第四章 南宁市城市轨道交通融资模式现状分析 | 第25-31页 |
4.1 南宁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背景 | 第25页 |
4.2 南宁市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建设情况 | 第25-27页 |
4.2.1 线网规划情况 | 第25-27页 |
4.2.2 建设进展情况 | 第27页 |
4.3 南宁市城市轨道交通在建线路融资情况 | 第27-29页 |
4.3.1 第一轮建设规划线路融资分析 | 第27-28页 |
4.3.2 第二轮建设规划线路融资分析 | 第28-29页 |
4.4 南宁城市轨道交通融资存在问题 | 第29-31页 |
4.4.1 资金来源不能完全满足资金需求 | 第29-30页 |
4.4.2 外部收益内部化的效果不明显 | 第30页 |
4.4.3 未形成综合开发观念和良好的开发经营机制 | 第30-31页 |
第五章 南宁市城市轨道交通融资方式选择 | 第31-46页 |
5.1 南宁市城市轨道交通融资的原则 | 第31-32页 |
5.1.1 多元化融资原则 | 第31页 |
5.1.2 "开源"与"节流"并重原则 | 第31-32页 |
5.1.3 动态调整原则 | 第32页 |
5.1.4 适应性和可控性原则 | 第32页 |
5.2 南宁市轨道交通建设融资方式选择 | 第32-44页 |
5.2.1 主导融资方式——"轨道+物业"方式 | 第32-39页 |
5.2.2 首要辅助融资方式——政府主导下的债务方式 | 第39-41页 |
5.2.3 次要辅助融资方式——适时采用多元化融资方式 | 第41-44页 |
5.3 结语 | 第44-46页 |
5.3.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第44页 |
5.3.2 论文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