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工群体生存状况研究--基于西安市的实证调查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3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1-13页 |
1.2 文献综述、理论基础和概念界定 | 第13-17页 |
1.2.1 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1.2.2 理论基础 | 第14-16页 |
1.2.3 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7-20页 |
1.3.1 研究方法论 | 第17-18页 |
1.3.2 研究方式和技术 | 第18-19页 |
1.3.3 研究设计 | 第19-20页 |
第二章 西安市散工的基本情况 | 第20-28页 |
2.1 西安市散工市场 | 第20-22页 |
2.1.1 西安市散工市场选址 | 第20-21页 |
2.1.2 散工工作类型 | 第21-22页 |
2.2 西安市散工的人口学特征 | 第22-28页 |
2.2.1 性别组成 | 第22-23页 |
2.2.2 年龄分布 | 第23-24页 |
2.2.3 教育程度 | 第24-25页 |
2.2.4 婚姻状况 | 第25页 |
2.2.5 子女状况 | 第25-26页 |
2.2.6 西安市散工的民族、户籍状况和籍贯 | 第26-28页 |
第三章 西安市散工的生存状况分析 | 第28-49页 |
3.1 西安市散工工作概览 | 第28-37页 |
3.1.1 工作类型 | 第28页 |
3.1.2 工作性质 | 第28-29页 |
3.1.3 散工工龄状况 | 第29页 |
3.1.4 工作时间 | 第29-30页 |
3.1.5 工作收入 | 第30-31页 |
3.1.6 工资结付形式与散工满意度 | 第31-32页 |
3.1.7 散工工作信息的获得 | 第32页 |
3.1.8 散工工作满意度分析 | 第32-37页 |
3.2 散工生活情况探析 | 第37-46页 |
3.2.1 工作期间居住地 | 第37页 |
3.2.2 工作期间居住地满意度 | 第37-38页 |
3.2.3 家庭收入主要来源 | 第38页 |
3.2.4 打工收入用途 | 第38-39页 |
3.2.5 散工生活中的困境 | 第39-40页 |
3.2.6 日常娱乐活动 | 第40-41页 |
3.2.7 对生活满意度调查 | 第41-45页 |
3.2.8 散工对生存满意度的相关分析 | 第45-46页 |
3.3 关注与希望 | 第46-49页 |
3.3.1 未来规划 | 第46-47页 |
3.3.2 探索组织化的劳务超市制度 | 第47-49页 |
第四章 散工群体困境与发展路径探析 | 第49-63页 |
4.1 散工群体困境概述 | 第49-57页 |
4.1.1 城市融入困难重重 | 第49-52页 |
4.1.2 劳动权益难以保障 | 第52-54页 |
4.1.3 不能获得良好社会认同 | 第54-56页 |
4.1.4 工作稳定性差,社会风险高 | 第56-57页 |
4.2 散工市场发展路径探析 | 第57-63页 |
4.2.1 政策上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 第58-59页 |
4.2.2 法律上保障散工合法权益 | 第59页 |
4.2.3 依托社会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 第59-60页 |
4.2.4 因势利导加强社区关怀 | 第60-61页 |
4.2.5 探索构建特色劳务超市 | 第61-62页 |
4.2.6 鼓励散工尝试创新创业 | 第62-63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反思 | 第63-66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63-65页 |
5.2 研究反思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附录 | 第68-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