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1.2 理论基础及文献回顾 | 第12-15页 |
1.3 基本概念 | 第15-16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1.5 研究说明及论文结构 | 第18-21页 |
第二章 秦庄地区及其基督教发展概况 | 第21-28页 |
2.1 秦庄地区的地理、人口及历史概况 | 第21-24页 |
2.2 秦庄地区基督教发展的概况 | 第24-28页 |
第三章 基督教锲入下的农村日常生活的变化 | 第28-50页 |
3.1 个体基督徒和教友群体的日常生活实践 | 第28-35页 |
3.1.1 一个基督徒的生命历程 | 第28-32页 |
3.1.2 叙事艺术与主动边缘化:教友群体的实践技术 | 第32-35页 |
3.2 基督教锲入下的农村社会关系形态的变化 | 第35-41页 |
3.2.1 基督徒与非基督徒的互动形态 | 第35-38页 |
3.2.2 传统性亲缘-地缘网络的变化及新型关系网络的建构 | 第38-41页 |
3.3 基督教与文化生活的互嵌 | 第41-44页 |
3.4 村庄公共空间及私密的家庭空间的重组 | 第44-50页 |
3.4.1 基督教锲入下的农村公共空间的重组 | 第45-46页 |
3.4.2 基督教锲入下的农村家庭空间的重组 | 第46-48页 |
3.4.3 小结 | 第48-50页 |
第四章 基督教锲入下的农民意义世界的变化 | 第50-68页 |
4.1 基督教于生命意识及人生价值观念的改造 | 第50-57页 |
4.1.1 基督教予生命意识的改造及其“变异” | 第51-54页 |
4.1.2 基督教锲入下农民的本体性价值和社会性价值的变化 | 第54-57页 |
4.2 基督教与民俗及其他宗教的张力 | 第57-63页 |
4.2.1 基督教与民俗:“超验性”VS“社会性” | 第57-60页 |
4.2.2 基督教与民间宗教:“卷入性”VS“功利性” | 第60-63页 |
4.3 基督教锲入下的农民意义世界变化的限度 | 第63-68页 |
4.3.1 基督教价值意识与日常生活实践 | 第64-65页 |
4.3.2 个体化的信仰及实践形式 | 第65-68页 |
第五章 农村基督教发展趋势的讨论 | 第68-81页 |
5.1 “世俗化”下的基督教发展 | 第68-72页 |
5.2 教会冲突与基督教的发展 | 第72-76页 |
5.2.1 教会间及教会内部的权力谱系 | 第72-75页 |
5.2.2 教会冲突对农村基督教发展的影响 | 第75-76页 |
5.3 出走秦庄:农村基督教的新发展 | 第76-81页 |
结语 | 第81-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9-91页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