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银行制度与业务论文

基于客户风险偏好视角的包商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第10页
    1.2 文献综述第10-13页
    1.3 论文整体框架和创新点第13-16页
        1.3.1 论文整体思路第13-14页
        1.3.2 研究框架第14页
        1.3.3 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第14-15页
        1.3.4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第15-16页
第二章 基本理论和相关概念界定第16-21页
    2.1 基本理论第16-18页
        2.1.1 生命周期—持久收入理论第16-17页
        2.1.2 投资组合理论和CAPM模型第17-18页
    2.2 个人理财和风险偏好的概念第18-21页
        2.2.1 个人理财的定义第18-19页
        2.2.2 个人理财业务的内容第19-20页
        2.2.3 个人理财业务的界定第20页
        2.2.4 风险偏好的含义第20-21页
第三章 包商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第21-26页
    3.1 包商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现状第21-22页
    3.2 包商银行理财产品的分类及特点第22-23页
    3.3 包商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3-26页
        3.3.1 个人理财业务产品创新乏力第23页
        3.3.2 理财产品在销售中所存在的问题第23-24页
        3.3.3 居民理财意识不成熟第24页
        3.3.4 个人理财业务风险控制体系建设仍需完善第24-26页
第四章 包商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客户风险偏好分析第26-43页
    4.1 数据来源和问卷使用第26页
    4.2 客户风险偏好的分类第26页
    4.3 包商银行客户个人投资风险偏好程度的四方面分别评价第26-37页
        4.3.1 个人基本情况的模糊综合评价第26-30页
        4.3.2 过去投资行为的模糊综合评价第30-32页
        4.3.3 风险承受态度的模糊综合评价第32-35页
        4.3.4 日常风险行为的模糊综合评价第35-37页
    4.4 个人投资风险偏好程度的整体评价第37-43页
        4.4.1 层次分析法第37-39页
        4.4.2 一级指标权重计算第39-41页
        4.4.3 个人投资风险偏好的总体评价及分析第41-43页
第五章 基于包商银行理财产品推出的理财产品方案设计第43-53页
    5.1 客户的基本情况第43-46页
        5.1.1 客户的基本资料第43页
        5.1.2 客户当前的财务状况第43-45页
        5.1.3 客户的家庭财务状况综合评论第45-46页
        5.1.4 客户的理财目标第46页
    5.2 对客户的风险偏好测定第46-47页
        5.2.1 客户风险偏好分析第46页
        5.2.2 客户需求分析第46-47页
    5.3 投资环境的基本假设第47页
    5.4 策略与建议第47-52页
        5.4.1 风险管理规划建议第48-49页
        5.4.2 投资规划建议第49-50页
        5.4.3 退休养老规划建议第50页
        5.4.4 综合理财策略与建议规划第50-52页
    5.5 理财效果预测第52-53页
第六章 促进包商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第53-59页
    6.1 大力建设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第53-54页
        6.1.1 大力引进或培养高水平、宽视野的产品设计人才第53页
        6.1.2 提高现有理财经理的整体业务水平第53-54页
        6.1.3 改进现有人才培养选拔渠道第54页
    6.2 重视个人理财业务中风险的防范第54-55页
        6.2.1 避免客户纠纷,重视银行声誉第54-55页
        6.2.2 加强交流合作,有效控制产品设计风险第55页
    6.3 建立以客户风险偏好为基础的理财业务服务第55-58页
        6.3.1 基于客户风险偏好类型的理财产品营销策略第55-56页
        6.3.2 基于客户风险偏好类型的理财规划第56-58页
    6.4 投资者自身的风险控制第58-59页
第七章 结论第59-60页
    7.1 本论文的结论第59页
    7.2 本论文的不足及研究展望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2页
致谢第62-63页
研究生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银行公司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研究--以B公司公司授信为案例
下一篇:中国银行呼和浩特支行个人汽车消费贷款风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