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9页 |
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研究背景 | 第11-19页 |
·烟粉虱的发生、危害和分布 | 第12-14页 |
·烟粉虱的发生、分布 | 第12页 |
·烟粉虱的寄主范围 | 第12-13页 |
·烟粉虱的危害 | 第13-14页 |
·烟粉虱的形态特征 | 第14页 |
·烟粉虱的生物学特性 | 第14-15页 |
·烟粉虱的生活史 | 第14页 |
·烟粉虱隐种间的生殖亲和性 | 第14-15页 |
·烟粉虱的防控技术 | 第15-17页 |
·农业防治 | 第15页 |
·种植抗性或不喜好的品种 | 第15页 |
·清洁田园、清除杂草 | 第15页 |
·物理防治 | 第15-16页 |
·黄板的监测、诱杀 | 第15-16页 |
·防虫网的隔离 | 第16页 |
·生物防治 | 第16-17页 |
·烟粉虱的寄生性天敌 | 第16页 |
·烟粉虱的捕食性天敌 | 第16-17页 |
·化学防治 | 第17页 |
·烟粉虱的防治指标及其影响因子 | 第17-18页 |
·烟粉虱的防治指标 | 第17页 |
·不同因子对烟粉虱的控制效果 | 第17-18页 |
·研究内容和目的 | 第18-19页 |
第二章 B型烟粉虱田间发生动态和危害情况调查 | 第19-27页 |
·B型烟粉虱田间发生动态 | 第19-21页 |
·温室内B型烟粉虱成虫迁移扩散能力观察 | 第19-20页 |
·供试材料 | 第19页 |
·调查方法 | 第19-20页 |
·B型烟粉虱在春季棚栽番茄、黄瓜上数量消长 | 第20页 |
·供试材料 | 第20页 |
·调查方法 | 第20页 |
·B型烟粉虱在秋季露地花椰菜、越冬棚栽番茄上数量消长 | 第20-21页 |
·供试材料 | 第20页 |
·调查方法 | 第20-21页 |
·B型烟粉虱传播番茄曲叶病毒病发生情况调查 | 第21页 |
·调查方法 | 第21页 |
·数据分析 | 第21页 |
·试验结果 | 第21-23页 |
·温室大棚内B型烟粉虱成虫的迁移扩散能力 | 第21-22页 |
·B型烟粉虱在春季棚栽番茄、黄瓜上数量消长 | 第22页 |
·B型烟粉虱在秋季露地花椰菜、棚栽番茄上数量消长 | 第22页 |
·B型烟粉虱传播番茄曲叶病毒病发生情况 | 第22-23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23-27页 |
第三章 应用黄板监测大棚番茄上烟粉虱成虫发生情况 | 第27-3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7-28页 |
·试验材料 | 第27页 |
·试验设计 | 第27页 |
·调查方法 | 第27-2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8页 |
·不同密度黄板诱杀对田间烟粉虱成虫数量影响的比较 | 第28页 |
·利用黄板诱集探索烟粉虱预警技术 | 第28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28-30页 |
第四章 防治B型烟粉虱的药剂筛选 | 第30-3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0-31页 |
·供试昆虫 | 第30页 |
·供试作物 | 第30页 |
·供试药剂 | 第30-31页 |
·试验设计与调查方法 | 第31页 |
·数据处理 | 第31页 |
·试验结果 | 第31-32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32-35页 |
第五章 以物理技术为主防控大棚番茄烟粉虱及其所传病毒病 | 第35-3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5-36页 |
·供试材料 | 第35页 |
·试验处理 | 第35-36页 |
·试验方法 | 第36页 |
·试验结果 | 第36-37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37-39页 |
第六章 以物理技术为主防控花椰菜烟粉虱试验 | 第39-4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9-40页 |
·供试材料 | 第39页 |
·试验设计 | 第39页 |
·调查方法 | 第39-4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0-41页 |
·苗期对B型烟粉虱控制效果 | 第40页 |
·大田生长期对烟粉虱的控制效果 | 第40页 |
·黄板的诱杀效果 | 第40页 |
·天敌发生情况 | 第40页 |
·花椰菜防虫网全程覆盖栽培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 第40-41页 |
·台风影响 | 第41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41-43页 |
第七章 B型烟粉虱综合防治技术的推广应用 | 第43-49页 |
·主要推广方法 | 第43-44页 |
·进行多层次、多形式的技术培训和宣传,提高菜农对烟粉虱的认识 | 第43页 |
·开展小区试验示范,以点带面促进技术推广应用 | 第43-44页 |
·及时跟进技术指导与技术服务,确保B型烟粉虱的防治效果 | 第44页 |
·推广应用效益考核方法 | 第44页 |
·推广应用面积的统计方法 | 第44页 |
·经济效益考查方法 | 第44页 |
·后效作用调查方法 | 第44页 |
·推广应用的结果 | 第44-46页 |
·技术培训与宣传 | 第44-45页 |
·推广应用面积 | 第45页 |
·大面积防治的效果 | 第45页 |
·应用B型烟粉虱综合防治技术的效益 | 第45-46页 |
·经济效益 | 第45-46页 |
·社会效益 | 第46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46-49页 |
·小结 | 第46页 |
·讨论 | 第46-49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9-51页 |
·全文小结 | 第49-50页 |
·B型烟粉虱田间发生动态、危害情况和应急防治技术 | 第49页 |
·以物理技术为主的B型烟粉虱综合防控技术 | 第49页 |
·以物理技术为主的B型烟粉虱综合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 | 第49-50页 |
·展望 | 第50-51页 |
·以物理技术为主的B型烟粉虱综合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前景 | 第50页 |
·以物理技术为主的B型烟粉虱综合防控技术推广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附录 | 第55-57页 |
作者简历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