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有害植物及其清除论文--杂草论文

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的外来入侵植物鉴别研究

致谢第1-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目次第10-13页
1. 绪论第13-23页
   ·引言第13页
   ·中国面临的生物入侵的严峻形势第13-14页
   ·入侵植物的危害第14-15页
     ·威胁本土种第14页
     ·威胁生态环境第14-15页
     ·威胁人类健康第15页
     ·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第15页
   ·植物鉴别研究进展第15-17页
     ·形态学鉴别法第15-16页
     ·化学鉴别法第16页
     ·分子标记鉴别法第16-17页
   ·在生物入侵严峻形势下常用的植物鉴别方法的局限性第17页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概述第17-18页
   ·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物质鉴别研究第18-21页
     ·国外报道第18-19页
     ·国内报道第19-21页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21-23页
     ·研究内容第21-22页
     ·技术路线第22-23页
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3-32页
   ·研究对象第23-26页
     ·作为研究对象的入侵植物第23页
     ·七种入侵植物简介及研究概况第23-26页
   ·仪器设备第26-27页
     ·仪器第26页
     ·分析软件第26-27页
   ·数据处理方法第27-31页
     ·光谱数据预处理方法第27-28页
     ·主成分分析法第28-29页
     ·选取特征波长第29页
     ·模式识别方法第29-30页
     ·参数优化算法第30-31页
   ·本章小结第31-32页
3. 对菊科小飞蓬、一年蓬、春飞蓬、野塘蒿的鉴别研究第32-48页
   ·植物鲜样与光谱采集第32页
   ·光谱数据预处理第32-34页
   ·主成分分析第34-39页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鉴别模型第39-41页
   ·基于SVM的鉴别模型第41页
   ·基于主成分荷载的特征波长选择第41-45页
   ·结果统计与分析第45-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4. 对苋科反枝苋、苋、皱果苋的鉴别研究第48-62页
   ·植物鲜样与光谱采集第48页
   ·光谱数据预处理第48-50页
   ·主成分分析第50-55页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鉴别模型第55-56页
   ·基于SVM的鉴别模型第56-58页
   ·基于主成分荷载的特征波长选择第58-59页
   ·结果统计与分析第59-60页
   ·本章小结第60-62页
5. 总结与展望第62-64页
   ·总结第62页
   ·展望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药用植物三叶青的种质鉴定和组培快繁研究
下一篇:温州地区B型烟粉虱发生与防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