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初中生现实性乐观的干预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9-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25页
    1.1 乐观概述第11-17页
        1.1.1 乐观的概念第11-12页
        1.1.2 乐观的结构模型第12-13页
        1.1.3 乐观的测量第13-14页
        1.1.4 乐观的相关研究第14-17页
    1.2 乐观人格、乐观解释风格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第17-19页
        1.2.1 主观幸福感的意义与价值第17页
        1.2.2 主观幸福感的测量第17-18页
        1.2.3 主观幸福感与乐观品质之间的关系第18-19页
    1.3 积极心理学的新发展与现实性乐观第19-22页
        1.3.1 积极心理学的新发展第19-20页
        1.3.2 现实性乐观的提出第20-21页
        1.3.3 学校心理健康工作中的现实性乐观教育第21-22页
    1.4 团体心理辅导第22-25页
        1.4.1 团体心理辅导的概念第22页
        1.4.2 团体心理辅导的相关研究第22-23页
        1.4.3 乐观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研究第23-25页
第二章 问题提出第25-29页
    2.1 问题提出第25页
    2.2 现实性乐观的干预第25-26页
    2.3 本研究创新之处第26-27页
    2.4 研究意义第27页
    2.5 研究设计第27-29页
        2.5.1 研究一:初中生乐观人格、乐观解释风格与主观幸福感及其关系第28页
        2.5.2 研究二:团体心理辅导对提高初中生现实性乐观的干预研究第28-29页
第三章 研究一:初中生乐观人格、乐观解释风格与主观幸福感及其关系第29-39页
    3.1 研究目的第29页
    3.2 研究假设第29页
    3.3 研究方法第29-31页
        3.3.1 研究对象第29-30页
        3.3.2 研究工具第30-31页
        3.3.3 研究程序第31页
    3.4 研究结果第31-34页
        3.4.1 被试的基本情况第31页
        3.4.2 被试在乐观人格、乐观解释风格以及主观幸福感上各因子得分第31-32页
        3.4.3 初中生乐观人格、乐观解释风格与主观幸福感的性别差异第32页
        3.4.4 初中生乐观人格、乐观解释风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年级差异第32-33页
        3.4.5 初中生乐观人格、乐观解释风格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相关第33页
        3.4.6 初中生乐观人格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中介效应检验:乐观解释风格的中介效应检验第33-34页
    3.5 讨论第34-37页
        3.5.1 初中生乐观人格、乐观解释风格和主观幸福感的特征第34-35页
        3.5.2 初中生乐观人格、乐观解释风格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第35-36页
        3.5.3 乐观人格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乐观解释风格的中介作用第36-37页
    3.6 结论第37-39页
第四章 研究二:团体心理辅导对提高初中生现实性乐观的干预研究第39-65页
    4.1 研究目的第39页
    4.2 研究假设第39页
    4.3 研究方法第39-40页
        4.3.1 研究对象第40页
        4.3.2 研究工具第40页
        4.3.3 研究程序第40页
    4.4 研究过程第40-58页
        4.4.1 准备阶段第40-45页
        4.4.2 活动过程第45-57页
        4.4.3 结束阶段第57-58页
    4.5 结果第58-60页
    4.6 讨论第60-65页
        4.6.1 实验组与控制组结果讨论第60-63页
        4.6.2 干预效果评估第63-65页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教育建议第65-67页
    5.1 研究结论第65页
    5.2 教育建议第65-67页
第六章 研究不足及展望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3页
附录第73-83页
致谢第83-85页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金属硫化物复合g-C3N4光催化性能的高通量筛选研究
下一篇:现代哲学与心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