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相关研究综述(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 第14-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15-17页 |
1.4.1 研究创新 | 第15-16页 |
1.4.2 研究不足 | 第16-17页 |
2 高职院校大学生诚信问题的相关概念 | 第17-23页 |
2.1 诚信的内涵、特征与作用 | 第17-20页 |
2.1.1 诚信内涵 | 第17页 |
2.1.2 诚信特征 | 第17-19页 |
2.1.3 诚信作用 | 第19-20页 |
2.2 诚信教育内涵与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意义 | 第20-23页 |
2.2.1 诚信教育内涵 | 第20-21页 |
2.2.2 大学生诚信教育意义 | 第21-23页 |
3 汕尾高职院校大学生诚信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3-35页 |
3.1 汕尾高职院校大学生诚信现状 | 第23-28页 |
3.1.1 政治诚信的良好表现 | 第23-24页 |
3.1.2 学习诚信的良好表现 | 第24-25页 |
3.1.3 生活诚信的良好表现 | 第25页 |
3.1.4 经济信用诚信的良好表现 | 第25-26页 |
3.1.5 择业诚信的良好表现 | 第26-27页 |
3.1.6 人际交往诚信的良好表现 | 第27-28页 |
3.2 汕尾高职院校大学生诚信问题的表现 | 第28-35页 |
3.2.1 政治诚信的问题 | 第28-29页 |
3.2.2 学习诚信的问题 | 第29-30页 |
3.2.3 生活诚信的问题 | 第30-31页 |
3.2.4 经济信用诚信的问题 | 第31-32页 |
3.2.5 择业诚信的问题 | 第32-33页 |
3.2.6 人际交往诚信的问题 | 第33-35页 |
4 汕尾高职院校大学生诚信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35-42页 |
4.1 主观原因 | 第35-37页 |
4.1.1 思想观念淡薄 | 第35-36页 |
4.1.2 思想行动不统一 | 第36页 |
4.1.3 辨别能力差 | 第36-37页 |
4.2 客观原因 | 第37-42页 |
4.2.1 社会诚信存在弊端 | 第37-38页 |
4.2.2 学校诚信存在弊端 | 第38-40页 |
4.2.3 家庭诚信教育存在弊端 | 第40-42页 |
5 解决汕尾高职院校大学生诚信问题的对策 | 第42-51页 |
5.1 培养自主诚信意识 | 第42-44页 |
5.1.1 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 | 第42页 |
5.1.2 加强自身素质教育 | 第42-43页 |
5.1.3 在实践中强化诚信 | 第43-44页 |
5.2 完善诚信教育制度 | 第44-47页 |
5.2.1 完善学术诚信制度 | 第44-46页 |
5.2.2 完善就业诚信制度 | 第46页 |
5.2.3 完善交往诚信制度 | 第46-47页 |
5.3 营造诚信社会氛围 | 第47-51页 |
5.3.1 发挥家庭诚信榜样力量 | 第47-48页 |
5.3.2 树立学校诚信教育理念 | 第48-50页 |
5.3.3 家长、学校、社会三方配合完善诚信教育体系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附录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