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15页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选题意义 | 第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土地财政的内涵 | 第11页 |
·土地财政的成因 | 第11-12页 |
·土地财政的影响 | 第12页 |
·土地财政的解决措施 | 第12页 |
·土地财政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 | 第13-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15-20页 |
·地租理论 | 第15-17页 |
·古典经济学地租理论 | 第15-16页 |
·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 | 第16-17页 |
·财政分权理论 | 第17-18页 |
·传统财政分权理论 | 第17-18页 |
·新一代的财政分权理论 | 第18页 |
·房地产价格形成机制 | 第18-20页 |
·生产价格形成机制 | 第18-19页 |
·价格供求形成机制 | 第19-20页 |
第三章 土地财政相关制度发展 | 第20-30页 |
·我国财政体制发展历程 | 第20-21页 |
·统收统支财政体制(1949-1979年) | 第20页 |
·财政包干财政体制(1980-1993年) | 第20-21页 |
·分税制财政体制(1994年至今) | 第21页 |
·我国土地出让制度的发展演变 | 第21-23页 |
·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探索阶段(1978-1989) | 第22页 |
·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正式建立阶段(1990-1998) | 第22-23页 |
·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发展阶段(1999-2004) | 第23页 |
·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成熟阶段(2005年至今) | 第23页 |
·我国土地财政演进及历史作用 | 第23-27页 |
·推动改革(1978-1993年) | 第24页 |
·增加财政收入(1994-2002年) | 第24-25页 |
·土地财政危害显现(2003-2013年) | 第25-26页 |
·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土地财政改革(2014年至今) | 第26-27页 |
·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历程 | 第27-30页 |
·住房制度改革推进阶段(1978-1991年) | 第27页 |
·房地产市场过热与调整阶段(1992-1997年) | 第27-28页 |
·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阶段(1998-2002年) | 第28页 |
·房地产市场繁荣发展阶段(2003年至今) | 第28-30页 |
第四章 土地财政成因分析 | 第30-35页 |
·我国财税体制不完善 | 第30-32页 |
·地方政府财权事权不匹配 | 第30-31页 |
·地方财权过低 | 第31页 |
·地方政府事权过重 | 第31-32页 |
·土地管理制度存在缺陷 | 第32-34页 |
·其他原因 | 第34-35页 |
·政绩考核造成地方政府短视 | 第34页 |
·地方政府融资渠道匮乏 | 第34-35页 |
第五章 土地财政规模估算--以河南省为例 | 第35-42页 |
·土地财政收入构成 | 第35-37页 |
·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 | 第35页 |
·土地税收收入 | 第35-36页 |
·其他相关收入 | 第36-37页 |
·河南省土地财政规模估算 | 第37-42页 |
·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 第37-38页 |
·估算结果及分析 | 第38-42页 |
第六章 房地产价格与土地财政的实证分析 | 第42-48页 |
·变量选取与计算 | 第42-45页 |
·被解释变量 | 第42页 |
·解释变量 | 第42-45页 |
·模型构建与实证检验 | 第45-47页 |
·模型构建 | 第45页 |
·单位根检验 | 第45-46页 |
·协整检验 | 第46页 |
·回归结果 | 第46-47页 |
·实证结果分析 | 第47-48页 |
第七章 政策建议 | 第48-52页 |
·加快财政体制改革 | 第48-50页 |
·构建新的地方地方税体系 | 第48-49页 |
·转移支付制度改革 | 第49-50页 |
·推进土地制度改革 | 第50-52页 |
·完善土地管理制度 | 第50-51页 |
·土地出让制度优化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